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装卸工计算世界数学难题30年 稿纸重达百余公斤

2012-05-10 11:27:00 来源: 沈阳晚报 
字号  

庄严(右)紧握老红军刘国保的双手表示感激

  他只读过一年半初中,却一直算啊算,稿纸都有百余公斤重

  世界数学难题,装卸工一算30年

  沈阳老红军赞助1万元: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努力了都会成真

  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一个只上过一年半初中的装卸工,怀揣着成为数学家的梦想,并在这条探索道路上一走就是30年。他坚信:只要有梦想,努力了都会成真。

  这个在常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想法,却得到了一位老红军的支持,老人从积蓄中拿出1万元给予资助。他希望:这些来自民间的成果,能够得到应用。

  装卸工的“哥德巴赫猜想”

  装卸工叫庄严,1951年出生于辽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68年,正念初二的庄严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被分到辽阳农村,在那一呆就是8年。之后被调回辽阳,在铁路货运处当了一名装卸工。

  1978年,作家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被广泛阅读,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崇拜着一个叫陈景润的人。庄严也在其中。庄严说,那时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对数学的探索。在上下班的火车上,只要有时间,他就拿出小本子来研究素数的性质和规律。回到家,除了睡觉之外,其余时间都伏案演算,他家里光是写满数据的稿纸就有百余公斤重。

  “只要努力了,再远大的梦想都有可能实现。”庄严深信这句话,而且果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0年他发表了《模根因数定理与模根剩余法判定素数》学术论文,在论文中创立了“素数的模常数”等数学新概念;2000年,他用自己的理论设计了两款数学软件,均获得中国软件登记著作权。

  老红军走进了他的数学世界

  就在庄严努力追求自己的数学梦想时,一位戎马一生的老红军也在关注着他。刘国保,1915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现居沈阳中山社区。1931年参加红军,攻打遵义时,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大腿,他是拄着棍子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

  刘国保一生光荣的经历似乎与数学没有一点关系,他为何会关注庄严呢?“刘老是从报纸上知道了我的事,于是他就开始帮助我。”庄严说,由于自己只是个平头百姓,而且还没有学历,在搞数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刘国保帮助他找专家论证、找相关单位支持,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只要有梦想努力了就会成真

  为了让庄严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实际当中,前不久,刘国保从平日的积蓄里拿出一万元钱,交给了庄严。“说实在的,这一万元对于刘老也不是小数,我很感动。”庄严说。

  记者随庄严来到了刘国保的家,朴素的陈设透出老人平日生活的节俭。“我父亲在这座老楼里住了27年了,屋里的家具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刘国保的女儿说,刘老这些年来生活节俭,省下的离休金很多都捐助了。

  谈起帮助庄严的初衷,刘老说:“数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我希望他的成果能够得到认可,早日应用到实际。”刘国保的女儿说,刘老小时因为家境贫寒没念过太多书,所学知识都是参军之后在部队上学的,但他求知的欲望很强,也许这段经历与庄严很像,所以很理解庄严。“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努力了都会成真。”刘老说。(记者 何云峰 摄影 王江)

[作者:王慧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