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走基层·蹲点手记:老劳模眼中的“得”与“失”

2012-04-30 14:43:3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留给儿孙的“财富”

    75岁的褚维道是安徽省劳模、合肥皮革厂退休工人。记者来到他50多平方米的家,进门便能看见墙上的照片,那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到褚老家慰问时的场景。说起当年总书记的嘘寒问暖,褚维道爽朗大笑起来。下午4点多,小孙子褚成宇放学回家做作业。由于家里面积小,只好把阳台辟出来摆书桌。褚成宇今年10岁,对爷爷过去的事迹知之不多,但是他知道,“爷爷当年很厉害,所以胡爷爷都来家里看望我爷爷”。说到这里,小朋友很是骄傲。这种自豪感,在老劳模的儿孙辈中十分普遍。

    这些老劳模中,没有一个人曾经为了儿孙的上学、工作去走后门。相反,不少人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新疆油田哈萨克族女工卡依夏·可可思汗是1959年的全国劳模。如今,卡依夏的大儿子、三儿子和小女儿全家也都是采油工人。小女儿木妮热说:“刚开始我觉得特别辛苦,妈妈就经常鼓励我好好干!现在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连我5岁的儿子都经常说‘我长大了也要当采油工人’。”

    “我不期望他们成为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挣多大钱做多大官,只是希望他们能学好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祖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卡依夏说。

    对后辈的良好教育,也让劳模们收获了幸福的晚年。马人俊告诉记者,他的孙女原来已经订好今年5月举行婚礼。得知爷爷生病后,孙女马上退订婚礼饭店,出钱给爷爷看病。“小姑娘在澳大利亚读硕士,毕业了可以留在那里,打电话问我,我说回来才会有发展,她马上回来。孙女在外资银行工作,从不乱花钱、乱买衣服,但给我买最好的进口营养品,一瓶要几百元钱。”马人俊说。

[作者:黄锐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