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茹振钢:锻造人才队伍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3-03-13 07:36:04 来源:中原网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让长期从事小麦科研工作,先后培育并推广了多个小麦新品种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感同身受,倍感自豪。

从事小麦育种40多年来,茹振钢和他的科研团队培育了“矮抗58”“百农4199”“百农5819”等一系列小麦品种,为我国小麦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今年全国两会,茹振钢建议,要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以人才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锻造有情怀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茹振钢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期以来,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进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人才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人才供求矛盾将更加凸显。因此,筑牢人才基础,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长久队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人才因产业集聚,产业因人才兴旺。茹振钢认为,要改变当前农村人才现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建立育才用才长效机制,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乡村人才。制定有效措施将“飞鸽牌”乡村人才打造成“永久牌”人才骨干,锻造一支厚植“三农”情怀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多措并举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

“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建设,要有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让创新人才甘作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茹振钢建议,要重视乡村人才培养,从政策上总体部署,如坚持本土实用型人才培养,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录取分数线可略低于非定向招生的标准,特定乡村培养的定向人才,毕业后按计划回村工作;也可与高校结合,实行人才订单培养,针对地区发展引进不同行业人才。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是建设扎根基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关键之举。

要制定完善的乡村人才保障制度,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尤其是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展。

还可以探索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国家公务员体制,做到“村官”职业化,可挂靠县级及以上农口部门,工资不低于挂靠部门的同级职员。制定和完善关于村官的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专门性的考察和评价。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吸引大学生和退休干部回村发展,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农业院校搭建乡村讲堂、田间课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线培训等平台,为广大农民送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积极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尽快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

长年累月忙碌于田间地头,茹振钢先后主持河南省“八五”“九五”“十五”小麦育种攻关项目,承担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小麦优异种质合成与品种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相继培育并推广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5亿多亩。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茹振钢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小麦作为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一小麦生产与消费大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式增长,迫切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解决小麦产业链中的断点、堵点和受制于人的短板。

茹振钢说,尽快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凝聚全国小麦优势科技力量,攻克制约当今和引领未来小麦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显著提高小麦科技创新成效,大幅提升我国小麦产能、质量和效益刻不容缓。他建议国家从政策、资金、人才、研发条件等方面给予河南支持,在河南早日建成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

郑报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