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贵州麻江蓝莓“量产”富翁 引台商青睐

2013-12-17 21:2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贵州麻江蓝莓成观光农业新宠。

贵州麻江蓝莓成观光农业新宠。

  中新网麻江12月17日电 (记者 张伟)“这些都是宝贝,9亩地便给我带来十几万元(人民币,下同)收入,30亩蓝莓要是都产果,一年收入几十万很轻松。”贵州麻江乌羊麻村民杨启勋站在自家的蓝莓地里开心地说,“现在村里人都说,几万不算数,十万刚起步,百万才算富。”

  昔日的小浆果,如今成为贵州麻江民众致富的“摇钱树”,种植大户更是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记者17日从贵州麻江果品办公室获悉,当地蓝莓产业的“钱景”更是吸引海内外诸多客商关注,台湾企业欲投资亿元打造蓝莓庄园。

  蓝莓,又称蓝浆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当今世界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其人工栽培距今还不到100年历史。因其具有醒脑、美容、抑制癌症等作用,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商业化栽培,但因自然条件、劳动力成本和苗木培育较难,其产业很难做大。

  麻江县果品办公室副主任杨丰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我们解决了蓝莓半木质化软枝扦插育苗技术难题,这为蓝莓的推广打下基础。”这一成果被法国著名的蓝莓专家郎丹博士赞誉为:“是个奇迹!”随之美国、法国、等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客商纷纷前来考察。

  据统计,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预计2014年将达4.4万亩,民众将迎来“大丰收”。杨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进入产果期的蓝莓平均亩产750千克,按照40元每千克的市场最低收购价格,可获利3万元。在乌卡坪蓝莓循环生态产业示范园区,1.1万亩蓝莓2013年产果30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杨丰感慨地说:“原来的荒山,现在都成了聚宝盆。”

  借助蓝莓产业发展,当地走上特色农产品“有机蓝莓”的产业发展之路;同时观光农业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当地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此外已有5家企业专注于蓝莓产品的开发,包括蓝莓白兰地、蓝莓红酒等。杨丰称,当地蓝莓产业吸引了海内外诸多企业的入驻,而台湾企业欲投资1.8亿元打造与法国葡萄酒庄文化相类似的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蓝莓酒庄庄园。

  据介绍,麻江县已于2013年12月初便着手建设现代高效农业蓝莓产业园区,将种植、旅游等融合建成有机循环蓝莓示范基地1.5万亩,实现总产值2.5亿元以上。当地主政官员表示,未来将把麻江打造成为中国南方名副其实的、最大的蓝莓生产地,逐步形成种植、加工与观光旅游融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