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搭建中原开放新平台

2013-08-24 11:22:06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编者按

  8月23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搭建中原开放新平台”文章,介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本报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自今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兴产业在这里快速集聚。持续升温的建设,使这块热土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说,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主要是为解决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搭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窗口,打造战略突破口、核心增长极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航空港规划建设要千方百计利用现有优势和条件,打造中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发展增长极。

  河南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作为全省“一号工程”,按照“两层三级”、市级为主、省级扶助的管理体制,加快编制总体规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力做大做强大型航空枢纽和新郑综合保税区“两大平台”。大型航空枢纽建设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为核心,2015年建成后,郑州机场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0万吨,成为继上海虹桥机场之后全国第二个将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立体引入并有效衔接的机场。旅客可通过多种交通形式实现“零距离换乘”,货物运送可实现“无缝隙衔接”,即便是目前载客量最大的空客A380机型,也可在此满载起降。

  2011年11月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一期,已经吸引并带动了上百家企业落户,以富士康项目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郑州航空港区也因此成为河南省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为了给航空货运发展创造便利条件,河南正在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河南电子口岸和“区港联动”项目建设,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预约查验,探索“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

  7月15日,国家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郑州“E贸易”业务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启动测试。此业务的开展,将大幅降低供货商的物流和交易成本,消费者则可以购买到更优惠的进口商品。按照计划,今年10月1日,“E贸易”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将上线试运行,并实现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国税、外汇、工商等部门监管系统及河南电子口岸的互联互通,形成无纸化快速便捷通关新模式。到2014年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初步形成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届时,供应商把大批货物打包到综合保税中心,直接从保税物流中心仓库发货,国内消费者只需在网上下单购买,即可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

  河南省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站,正在规划建设具有综合保税功能的中原陆港国际物流中心,培育空铁高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形成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港一体”、多式联运的格局。

  7月18日,首列直达德国汉堡的郑欧集装箱货运班列顺利开行,打通了郑州直达欧洲大陆的物流通道。航空港还与澳航、俄罗斯空桥、UPS、联邦快递等国内外货运航空公司合作,今年上半年新开通了7条国内外货运航线,让源源不断的货物从郑州“飞”向阿姆斯特丹、首尔、洛杉矶、芝加哥等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力培育壮大新产业,为实验区“腾飞”储备实力。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要求郑州市迅速掀起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强投资”为核心,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集聚区功能构建、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热潮,加快打造郑州经济的“升级版”。

  河南围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3大主导产业,为航空港实验区制定了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8个转向招商方案。通过“中原之夜”、“第八届中博会”等重大活动选商招商,上半年已累计签约17个重点项目,协议总金额达843亿元。目前,实验区内已有一批正在建设或刚刚完工的大项目:航空物流产业方面,普洛斯三菱商事物流产业园等9个项目开工或续建;电子信息方面,创百通讯神阳智能手机项目、朝虹液晶电视及电脑显示器等高端制造业项目开工。截至6月底,富士康在综合保税区内共投入运行iPhone5生产线48条,生产手机3659万部,其年产30万台60英寸超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已完成厂房改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先导区的台湾科技园,一期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刚刚完工,企业正在装修入驻。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带动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都起到了带动和引领作用。仅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其在郑州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郑州工业发展也明显呈现出产业层次由低向高、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形态由散到聚转变的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铝精深加工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和品牌服装及家居业等7大主导产业都实现了较快发展,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原载《经济日报》2013年8月23日1版)

[作者:党涤寰  编辑:袁连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