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贾康:统筹兼顾收与支 管好国家“钱袋子”

2013-08-24 08:59:00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放缓,而财政支出则保持刚性增长局面。就如何确保财政收入质量、如何严格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记者: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情况如何?

    贾康: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已处于一个分水岭,此前曾较长期运行在年度增收20%至30%的快车道,2012年开始放缓,降至12.8%,2013年预算中财政收入增速目标降为8%,进入个位数时代。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后几个月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如工业增加值增长趋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全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展望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财政收入低增长将可能成为常态。而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则有必要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以服务于改善民生等。

    记者:如何确保财政收入质量?

    贾康:一是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加强依法征管力度,既要坚决制止收过头税、严格规范征管行为,又要防止偷税漏税、力求做到应收尽收;加强税收资金监督管理,严禁空转、转引税款等行为,保证资金依法、有序和安全运行;实施收入质量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组织收入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重点税种、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税源监控和经济税收对比分析,围绕税收征管的重点方面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堵塞漏洞,挖掘收入潜力,提高有效征收比率。

    二是积极稳妥推动地方阳光融资制度的建设发展,降低地方隐性债风险。地方政府收入和融资渠道有限,而财政支出刚性较强,这不仅促使前一时期信托、理财、担保公司等所谓“影子银行”融资方式层出不穷,也导致地方债务总量攀升,风险度积累。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十分注意疏堵结合,防范风险。从长计议,对地方债堵不如疏,要“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发展地方阳光融资制度,用阳光化、可预期、透明而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积极置换和替代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以及不规范、风险不易控制的隐性负债,这才是比较周全、合理地对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体系建设的建设性务实态度。

    三是完善土地批租收入机制,清理整合不动产的所有相关负担,明租、正税、除费。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往往在“招拍挂”的市场化手段中偏爱单一竞价拍卖方式,操控和不断推高土地出让价格,以求获得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土地出让金。这不仅易推高房价,还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和中长期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配套改革土地批租收入机制也迫在眉睫。

    此外,还应在深化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中,适当提高国有资产收益上交比重。

    记者:如何在推行结构性减税的同时有效拓展税源,保障财政收入来源?

    贾康:积极深化税制改革中,应适当逐步增加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继续推进“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各行业的推开,消除服务业重复征税现象,由此调动和激发企业做专业化细分的潜力和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同时,分步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优化调整消费税,适时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并使个人所得税分步走向“综合加分项扣除”模式的改革,即把工薪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也选择性地综合纳入超额累进税率的调节范围,以及研究开征环境税,等等。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整,可以使整体财税收入在GDP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并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

    记者:如何认识盘活存量和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贾康:根据央行的数据,2012年底我国国库存款余额高达3.23万亿元,各级政府“财政专户”中的资金余额也达到1.42万亿元,总共财政存款能达到4.65万亿元。这么大的财政存款余额,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财政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效率方面的问题,也客观上为公共权力环节设租寻租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且与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和财政存款不断攀高情况相联系。近几年来,每年年底各级政府部门“突击花钱”问题已屡遭诟病。因此,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的不仅是财政资金的高效率使用,还涉及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推进廉政建设、提升公信力等问题。

    记者: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贾康:一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强化财政部门在政府“全口径”预算资金使用中的管理权力,对全部政府性收入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预决算管理,彻底消除各级和各地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遗留的和变相的“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把政府性全部预算收入分类编入公共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预算,建立起政府“全口径”的预算体系,清楚形成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全景图,进而有效优化其结构图。

    二是掌握好财政资金支出的进度。要全面加强单一账户集中支付制度,特别是要充分考虑项目支出的影响因素,动态监测各项支出,实行全流程优化。同时,加强财政部与央行合作,完善和健全与“单一国库账户”制度并行的国库现金管理。

    三是继续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体系,深化相关改革。要正视某些局部存在的政府采购“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并加以纠正,杜绝政府采购暗箱操作和不规范行为。完善改进约束机制、操作流程、招标评标细则等,积极研讨如何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和其中包含的政策调节机制,从促进具有创新、节能降耗、资源集约化利用、低碳等意义的经济活动的发展,让政府采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健全和扩展“阳光采购”体系。

    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在国家“钱袋子”收紧的情况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务必结合全面改革,将“八项规定”要求长期贯彻落实下去,从源头上制止公款铺张浪费的乱花钱行为。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守住民生底线,并确保支持经济转型的各项支出;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财政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指标体系和有效操作制度、问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作用,切实提高政府花钱效益,确保把有限的钱作为“最好的钢”用在刀刃上。当然,设计一套综合指标体系,全面反映财政支出情况和用以实施绩效考评,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求得实际进展,以真正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作者:蒋妍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