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越南全国最大批发市场里的华人故事(组图)

2013-08-23 13:45:00 来源: 国际在线 
字号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余丽芳(左一)的燕窝生意一直挺好的,燕窝货源已经不局限在越南,很多还从马来西亚直接进口。

  记者日前深入坐落于越南胡志明市华人聚集区的平西市场采访。平西市场始建于1930年,是越南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主要批发服装、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玩具等各种商品。步入平西市场,仿佛置身中国集市,这里的店铺老板大多数都能够说广州话或者普通话,市场的建筑全部采用砖瓦屋顶设计,处处体现出中国元素。

  记者来到一个摆卖日用百货的摊位前,与老板攀谈起来。老板对记者说,他叫张发,是在越南出生成长的华人,从小就接受华文教育,会说广州话和普通话。他的父亲在16岁的时候就从广东潮州来到越南经商,随后在胡志明市定居。

  “记者:请问你的货品会卖去柬埔寨吗?”

  “张发:都有的,出口柬埔寨。”

  “记者:你在这个市场有几个档口?”

  “张发:三个档口。”

  “记者:档口租金贵不贵啊?”

  “张发:现在都挺便宜的,现在政府的税收也不贵,让人民安心做生意。”

  “记者:你请了几个工人?”

  “张发:现在我请了7个工人。”

  “记者:你是不是还有生产工厂?”

  “张发:有啊,有工厂在家那边。”

  张发从小跟随父亲做生意。他在平西市场经营已经有30多年,主要经营百货和餐饮用具,生意越做越大,已经从最初的一个铺面发展到三个铺面。去年,从中国福建省购进塑料饮品包装盒生产设备后,张发开始加工生产包装盒,年收入相当可观。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澳大利亚读大学,另一个在越南上中文学校。

  张发只是胡志明市华人聚集区众多华人中的一个缩影,他和这里的大多数华人一样,努力经营生意,积极回报社会。平西市场管理部主任黎氏创(女)介绍说:“目前,平西市场共有2358个摊位,其中华人的摊位有678个,占所有摊位的30%。多数华人主要经营调味品、鞋子、百货及香烛等产品。在平西市场经营的华人商户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总的来说,华人的思想觉悟很高,与地方政府携手帮助家庭贫困户和受灾群众。”

  据介绍,胡志明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华人聚集区之一,全市约有50万华人。上个世纪初,华人聚集区曾经是西贡第一富庶之地,华人在当地工商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胡志明市的华人主要从事商品买卖和开办制造小工厂,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早已融入当地社会。在平西市场经营燕窝生意的余丽芳就是其中之一:“记者:你老家在哪里?”

  “余丽芳:我老家是广东省中山。”

  “记者:你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余丽芳:我们(来越南)都有六七十年了。”

  “记者:你是第几代华人?”

  “余丽芳:第三代了。”

  “记者:你现在做什么生意?”

  “余丽芳:就是买卖了,我们做小生意。”

  “记者:这些货品是从哪里来的?”

  “余丽芳:燕窝有时是在越南,有时从马来西亚进口,生意都挺好。”

  余丽芳说虽然她是在越南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但她们全家人都会讲广州话和普通话,她的四个子女全部都上中文学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余丽芳的燕窝生意一直挺好的,燕窝货源已经不局限在越南,很多还从马来西亚直接进口。

  目前,平西市场的商品有很多都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柬埔寨等国。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中越两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客户也越来越多,当地人与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黎氏创透露:“平西市场周边就有一个华人聚居区,这是胡志明市各大市场的不同之处。自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市场的生意比以前更好,规模也扩大了,(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唐伟强 李小玲)

[作者:南若然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