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山大学2013级新生报到。今年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间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但近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发表评论《中山大学的新“笑剧”》,对此提出尖锐批评,引发网友争论。
归纳袁教授“可笑”质疑的理由,大抵有四:“非经典”“小儿科”“奴化思想严重”“有悖大学精神”。解读袁教授的意思,大学生不应该读儿童读物,而应该写《红楼梦》之类读后感,应该多培养“造反”精神,这样的学生才会有创新意识。在笔者看来,如果说让大学生读《弟子规》“可笑”,那么,袁教授的质疑理由同样有失偏颇。
《弟子规》之所以能够与《三字经》、《千字文》一样,长期占据少儿读物市场,关键在于它的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及其包含的礼仪规范和传统文化。古代启蒙,大抵分“诵读”和“开解”两个阶段,幼儿读书重在练口、强记,稍大以后老师才开始讲解含义。
其实,对于《弟子规》之类的古典作品,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才是其生命力所在。可以说,大学生重读《弟子规》,应该有与年幼时一知半解地诵读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会很自然地掺入拷问、质疑的成分。且不说精华与糟粕共存是很多古典读物的固有特性,见仁见智的阅读与理解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我们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和免疫力,认为凭一本《弟子规》就中毒颇深与“读了《弟子规》,立马懂礼仪”的提法同样不可思议。
《弟子规》虽然成于300多年前,但其中列述的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许多守则与规范,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之举,而且这些传统礼仪正是当下已经缺失并且急需传承的文化传统,比如孝亲敬老、知恩图报、礼貌待人、惩恶扬善等。漠视规则、责任缺失、不讲礼义廉耻,是被广泛批评的社会通病。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弘扬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懂得基本的伦理常识。
读一本《弟子规》,回不到旧社会。只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读古典作品,同样可以开卷有益。(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