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一位肯尼亚创业女子的中国情结:到中国去圆梦

2013-08-23 10:57: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38岁的肯尼亚人桑德拉·鲁维瑟对她在中国的新家充满期待。今年9月,她就要赴中国福建厦门生活和工作。

  对鲁维瑟来说,这将是一次“圆梦之旅”。“我很高兴这次不是短暂停留,而是在中国长期居住和工作,”她说。

  过去5年,她一直在肯尼亚经营一家旅游培训咨询公司,培训面向中国游客市场的肯尼亚旅游企业。到中国,她将继续从事同旅游咨询相关的工作。

  “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来到肯尼亚旅游,这对许多肯尼亚旅游企业而言,是不容错过的商业机会,但许多肯尼亚公司并不知道怎么和中国人打交道,”鲁维瑟说。

  鲁维瑟认为,“肯尼亚公司需要有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会说中文的员工,才能抓住更多好机会。”

  据统计,2012年到肯旅游的中国游客已达4.1万人次,在2011年为3.7万人次,同比增长31%。中肯双边航线也在增加。今年,肯尼亚航空公司就把肯首都内罗毕飞往广州的航班增至每天一班。

  “肯尼亚旅游市场的传统客源中心在欧洲和北美,然而近年来,来肯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鲁维瑟说,“肯官方旅游网站应该增加中文页面。”肯尼亚旅游企业的传统服务对象大都是讲英文的英美人,因此服务项目都根据他们的喜好而定。鲁维瑟说:“肯尼亚人现在应该重视研究中国客户的习惯,从旅行习惯、中式烹饪到文化偏好。”

  她认为,肯旅游从业者重视中国客户的习惯,应当从学习中文开始。中文已是一门重要的商业语言,不讲中文,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人。

  2008年,她进入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孔子学院是她同中文、同中国结缘的桥梁。这段经历也把她最终带到了中国,结识了中国朋友,也让她对在中国经商有了很大兴趣。

  “北京、广州、上海、重庆、香港……”鲁维瑟数着自己去过的中国城市,“在中国旅行让我大开眼界。尽管我只在中国呆过3周,但我看到了中国人是怎样经商的。这段经历启发了我在肯尼亚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

  在这短短3周内,鲁维瑟还学会了使用筷子。“现在我用筷子可是个行家,能夹起豆子,”她说,“我的工作是帮助中国和肯尼亚的旅游公司互相了解,以便他们进一步了解潜在客户”。

  鲁维瑟还为德国和丹麦的旅游企业提供咨询,帮助两国的旅游企业了解和开发中国市场。“中国给了我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我希望做一个世界公民,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之间的桥梁”。(陈莹莹)

[作者:范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