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从“拇指族”到“指尖族”: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

2013-01-23 14:0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从“拇指族”到“指尖族”:移动互联网改变中国人生活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有用,有用。”记者所乘出租车的司机看了看像GPS一样架在仪表台上的4.3寸大屏幕手机说。

  这位曹姓司机的家距离北京东二环上的复兴门有45公里。由于远离市区,每次进城出城都有20多公里空驶,为了节约空驶耗费的汽油钱,一个多月前,他在手机上装了一款打车软件,只要有方圆5公里内合适的叫车信息就立刻接单。现在,他早上接到活儿后再出门,空驶大为减少。

  手机,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介入中国人的生活。从过去有“拇指”操纵按键到以“指尖”在触屏上书写,从点餐前查大众点评网、睡觉前随手记账、开车时导航、坐地铁时看小说、无聊时发微博“吐槽”、收到名片后扫描存档、散步时在线听评书,到“秒杀”商品、抢购火车票,手机的使用已超越昔日仅限于打发“碎片化”的时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谭光柱近日表示,智能手机引发用户产生了一系列新现象,从餐桌到洗手间,从办公室到卧室,几乎每处生活场景都有智能手机的身影。

  记者近日乘坐北京6号线地铁,目力所及,至少六成以上乘客手持手机或PAD,沉浸在各种电子文字、视频、游戏当中,其中有位年轻人在手机上聚精会神地用一款钢琴游戏“弹奏”沙宝亮的歌曲《暗香》。

  有数据显示,到2012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达4.2亿,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小时。手机成为人们接触最多的媒体。

  35岁的理工“技术宅”曹杰3年前就放弃了购买报纸,转而以手机报代替。微博兴起后,每天挂在微博上的时间有1至2个小时。

  中国有3.09亿微博用户,其中超过六成用手机访问微博。微博、微信、搜索、购物成为最流行的手机应用。

  10多年前开始遭到互联网冲击的新闻行业,目前又遭受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冲击。通讯社、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免费的手机客户端或PAD客户端,以便随时将新闻推送到用户“指尖”,但仅有少部分媒体能够做到收费。

  许多书籍都推出了PAD版或手机版,价格低于纸质书。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已实现100%数字化,尽管这是一家侧重学术类书籍的出版社,但仍将100多种轻阅读类书籍放到了手机上。

  卡片相机、MP3、MP4、DV、商务通、电子词典、电子书等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如今,一部手机拍出的照片已经能够和卡片机媲美,手机拍摄的视频也多次被电视台使用。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催生了新的商机。在中国平均每小时有55个新应用上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软件应用市场。

  价格低至数百元的智能手机,大大提高了人们上网的可能性,尤其对那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居民、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低学历收入群体而言,“指尖族”也由此具备了更大的能量。

  对出租车司机曹师傅来说,每月20元人民币的手机上网流量费,使他与数亿国民一起站在了同样便捷的信息平台上。(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