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东新区十年发展回眸:中原城镇化“新龙头”

2012-12-07 06:55:2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在接受周刊记者采访中,曾经担任黑川纪章助手的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定友介绍:“黑川纪章梳理出了郑州城市文化脉络的中轴线,即从西南到东北方向,金水河、熊儿河沿岸和中间地带,经过商城遗址,绵延至黄河南岸的湿地。黑川先生的方案传承和延续郑州市3600年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轴线。”

按照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规划一经确定,要以立法形式保持其权威性”的要求,2002年3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对规划方案予以确认,后又报经河南省政府研究批准和国务院备案批准。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告诉本刊记者:“法律确保了方案得到了坚定的执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原则获得普遍认同。设计方案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和郑州市几届领导集体尊重科学、尊重法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密不可分。”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和郑州市几届领导集体对规划的尊重,规划很难得到完整的执行,“中央商务区内环、外环楼高是确定的,但是有的单位要突破规定高度,托熟人、找关系、批条子等方法各异。一家著名银行的大楼高出规划十多米,理由是要保持其外观形象的全国统一。最后,高出规划的部分还是拆掉了。”

首创“组团式”城市模式

采访中,许多规划专业人士的一个基本评价是,郑东新区一改过去“摊大饼”和单纯以产业为主的城市建设开发模式,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以“组团式”开发建设模式,跳出旧城建新城,以新区开发建设带动旧城区的有机更新,实现新城、旧城互动发展和功能复合、要素集合,“这种模式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启发性”。

具体讲就是,首创“组团式”发展模式,走专业化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道路,布局了六个“功能组团”,分别承担商务、办公、居住、产业和教育等不同功能,每个组团内部突出主要功能,共享公共资源,各个组团之间形成快速的交通系统和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城市。“组团式”发展使郑东新区避免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上学就医扎堆等“城市病”。

[作者:罗 辉 秦亚洲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