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多类行业经济效益低迷 钢铁业技术改造寻突围

2012-10-20 23:15:00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字号  

  三、茶叶老字号坚守传统手艺 转危为安再续辉煌

  投资、出口和消费向来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十二五规划中,消费被提升到拉动经济主动力的位置。启动巨大的内需市场成为当下乃至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于家电行业来说,家电下乡、家电补贴都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家电行业开始布局新兴渠道。我们看到德意集团已经尝到了甜头。作为百年老店的张一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每年的8月份是茉莉花茶大量上市的季节,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女掌柜王秀兰正在品评新制的花茶,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元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国家级茶叶审评专家,张一元卖出的花茶都是经过她的审评后才定价销售的。

  张一元创办于1900年,这家百年老店以茉莉花茶闻名,但是现在面临着新的困惑。王秀兰说,尽管张一元连续多年占据了国内内销企业销售额的第一,但是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她们更多该考虑到的是张一元今后的发展。

  今年,是王秀兰从事茶叶行业的第40个年头,也是她在张一元工作的第20个年头,作为掌门人,她考虑的是如何用现代理念经营好这家百年老店。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目前茶叶企业大约7万多家,年销售额1000多亿元,销售量145万吨。2011年,尽管张一元的销售额为7亿元,但是与行业第二、第三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这让王秀兰感到了紧迫和困惑,百年老店如何焕发新生、延续辉煌呢?

  就在王秀兰苦苦思考发展方向时,一本杂志为她打开了未来之门。她在一次出差时,无意在飞机上看了一本杂志,当时就发现了特劳特公司。在这个杂志上,它介绍了王老吉的案例,从一个地域品牌快速上升到全国的知名品牌。与王老吉同为老字号的张一元是否也可以学习王老吉的定位,这让王秀兰找到了突破口。

  王秀兰告诉记者,其实茉莉花茶本身就是张一元起家的茶。通过定位凸出我们张一元的这种技术含量。张一元的窨制工艺是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另外,作为王秀兰本人又是国家这个项目的传承人,唯一的传承人,因此,她认为这种不可复制性就是张一元的优势。

  市场的统计信息显示,2011年热销的茶叶中,乌龙茶高居榜首。茉莉花茶的销量呈现出下降趋势。逆势而动,这对于王秀兰来说,既要舍弃其它热销茶叶种类,也要承担一旦转型失利带来的巨大风险。

  经过长达半年的讨论,开过无数次的职代会、公司中层会、高层会,王秀兰不仅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员工。王秀兰说,做乌龙茶,张一元永远做不过人家原产地的品牌。反之,做乌龙茶的品牌企业也绝不敢涉足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从采摘到成品,制作周期长达六个月左右,占用资金比较大,而且工艺比较复杂,进入门槛比较高。而这恰恰是张一元的优势。茉莉花茶在张一元的销量最好的时候占90%,现在仍然占公司总销量的60%以上。王秀兰决定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今年,张一元开发了6个高端茉莉花茶叶品种,加大了广西基地的投入,在北京筹建了一个茉莉花茶叶拼配基地。看到运行半年来的效果,王秀兰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王秀兰透露,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好于比前三年。一至六月份,市场份额递增水平在20%以上。她激动地告诉记者,增长率连续几年都没有出现过达到20%的数字了。

  张一元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专注于传统的茉莉花茶,这份坚守值得称道。片中所提到的企业只是中国千万家企业的一个缩影。他们经历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正处在何去何从的瓶颈口。记者认为改变势在必行,或降低成本、或改革创新、或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都是在为适应新的内需要求做准备。因为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始终存在,只不过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地消费的方式和内容有所改变,当需求开始升级换代,这又将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动力。我们也希望相关政策能够配套出台,让内需市场真正活跃起来。   20121020微利下生存

  主编:王立平 记者:王立平 摄像:陈艳波 李慧

[作者:卢岩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