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揭秘:红军长征初期遭受重大损失的情报原因

2012-09-25 13:41:00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中央苏区报刊的宣传,也会令国民党嗅出红军即将转移的气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9月29日刊登张闻天的署名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中说:“为了保卫苏区,粉碎五次‘围剿’,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的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求得战术上的优势,以争取决战的胜利。四川红四方面军就是这样取得了空前胜利。”这将红军即将转移的计划间接地指了出来。在中央苏区发行的其他报刊,对此也有类似的表述。

  10月12日,周恩来按事先商量好的暗语,给正在与粤军谈判的代表何长工、潘汉年发去电报:“你喂的鸽子飞了。”(参见刘喜发主编《红军长征全史》第1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暗示红军开始转移了。这样的暗语使国民党粤方代表很敏感,加上10月8日粤方已得到在赣南的谍报人员关于中央主力红军可能转移的情报,两相印证,必然得出红军要转移的结论。

  二是国民党谍报人员获得红军拟突围转移的重要情报。据叛变的盛忠亮讲:“国民党的特务,有许多已经钻进党的秘密机关里了。”(王俊义、张树相、丁东主编《黄药眠口述自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香港《工商日报》10月10日刊登《粤方所得情报共匪七万集中瑞金,但向某方进犯尚未得确报,陈济棠李宗仁共商防犯法》说:“据某军事机关传出消息,月之8日晨,接到赣南某密探情报……现赣省共匪,日来纷纷调动开拔,现集中全力七万余人于瑞金县属,声势浩大……一说谓其欲向赣南窥伺。”可以清楚说明,国民党在中央苏区派有谍报人员,并于10月8日将探查到中央主力红军可能转移和已集结七万人的情报,报告给了粤军陈济棠。

  三是原红军第三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张翼投敌叛变,供述了主力红军拟突围转移。张翼于1934年9月29日晚趁部队从驿前镇撤退时叛变投敌。据10月17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张翼叛变投敌后详细供述:中共中央和军事委员会人事变动和军事编制、武力配备及苏区已往及近来状况;1933年中革军委派潘汉年为政治代表,张云逸为军事代表,与十九路军订立协定;1934年蒋介石派大军迭次围剿,中央苏区损失极巨,中共中央遂集议讨论应对方针;周恩来操军政实权,计划作战者为第三国际所派之李德,总书记为浙江人留俄学生秦邦宪即博古;抗日先遣队以寻淮洲为军团长兼师长,乐少华为政委,以抗日为号召,企图由闽北入浙境,或沿杭江铁路进占温州海口,向浙皖边区发展,创建新苏区;红六军团由萧克统率西征,目的绕入川边,与贺龙部汇合;中共中央与中革军委已知赣南不能立足,决以持久运动防御战,以滞国民党军前进,乘虚侧击,如长汀会昌兴国宁都石城均不保,则由会昌出信丰,入南雄,绕走湘南,而入川省;中革军委认为国民党南路军所筑防御工事系一集团军所筑,并未成线,易于突破;中革军委拟留一部分红军及地方军事力量,于主力红军突围时,箝制国民党军主力,由周恩来殿后统率远征;中央军委会于9月调集湘南粤北官兵,作严格训练,为突围转移时作准备等等。

  国民党较早地获得中央主力红军有关转移的情报后,于10月初紧急在汉口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围追堵截红军的办法。据10月15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蒋介石在汉口“召集各主要将领召开最高剿匪军事会议,刘峙、何健、徐源泉等均有参加,对今后各路军总动员剿匪策略,多所决定,限一个月内达到第三期剿匪目的”。汉口会议“决定剿匪大计”,“侧重严防朱毛彭黄等西窜”。

  10月10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10月8日晨,粤方接到赣南某密探关于主力红军拟突围转移的情报后,“陈济棠除令南路军第一二两纵队余汉谋、李扬敬防犯外,特于月之8日下午3时亲到马棚岗晤见第四集团军李宗仁,会商防犯及进剿办法,毋使共匪侵入我军防地,互商约两小时,陈始退出,闻已商得完满办法,李宗仁原定本月八日离粤,因此中止首途云”。

  10月9日至10日,蒋介石自汉口先后派出与桂粤有旧识的原司法院院长、中央委员王宠惠、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到粤和港,与余汉谋、陈济棠、李宗仁等反复会晤,传达汉口会议精神,化解宁桂粤一触即发的矛盾,并与他们磋商团结一致对外办法,至10月14日前后,已达成共识。10月17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记者昨16日上午10时往东山退思园谒见中央北路军十八军长罗卓英,叩询一切,蒙作如下谈话:兄弟此次来粤,系奉蒋委员长命令与陈李两总司令会商会剿江西共匪,……但今后所虑者,只系共匪逃窜后截击问题,盖恐其由湘南湘西窜黔入川,与川匪联络,成为一大患,是以兄弟奉蒋委员长命来粤与陈(济棠)李(宗仁)两总司令会商截击办法,余抵省后,迭次谒见陈李两总司令请商一切,两公均认为剿共为中国今日急务,刻不容缓,故主张允予派员围剿兜截,会商结果甚为完满。”

  从上述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出,国民党不仅较早地掌握了主力红军拟战略转移和转移路径的情报,同时从汉口会议起,到10月14日前后,蒋介石就已开始操纵策划指挥国民党军队内部反复会晤、磋商围堵办法,调整内部派系关系,协调中央军与地方军、嫡系与非嫡系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有效地围追堵截,歼灭突围转移中的红军的目的。

  10月18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赣匪力谋窜川,陈李罗商定进剿法,南昌行营电粤报告共匪图川,东路军克长汀后即下令总攻》说,南昌军委会行营据报“共匪日来纷纷集中雩都,其计划准备由赣州出赣西,窜入湘南依萧克日前退黔旧路,即由湘南经桂边往湘西入黔边转川”后, “当即分令东、南、西、北各路军总司令知照,着派兵协剿,毋使共匪得以从容图窜,同时并电令来粤之十八军长罗卓英,就近与陈李两总司令切实磋商合围办法,查罗军长奉电后,前昨两日均竭见陈李两总司令”。10月19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赣闽共匪全部分两路西移,一集团商防剿计划,罗朱两部集中,彭部续到,两路西窜路径已被探悉》报道:“昨本省当局探悉共匪西移路径后,为联络东中北西四路军,准备乘时堵击,以免遗患川黔起见,昨经与中央代表罗军长卓英连日磋商防剿计划,同时复因赣南粤北两地,为共匪西移所必经之地点,该处防务尤为重要,是以当局特电召余李两军长返省,共商堵击大计,查余军长奉命后,已于昨18日上午10时复由韶乘专车返省,及余氏抵省后,即驱车赴东山晋谒陈总司令报告赣南防务近况,即晚复与罗卓英会商剿匪问题,又查李军长扬敬昨亦由梅县首途返省,今日间可抵埗,一俟李氏抵省后,一集团军即召集各将领开一军事会议,讨论防剿西移共匪策略云。” 10月22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赣闽共匪西移中,一集团增防粤北,独立师全部调防粤北,教导师陈团开韶关填防》报道:“当经我军事当局探悉共匪西移路径,决定派兵堵击,以免遗患川黔,昨查北路军第三路总指挥罗卓英,及第六路军第四军副军长陈芝馨两人,先后来粤,与陈李两总司令磋商联络剿击后,于昨20日晨陈芝馨由罗定抵省之时,即与罗卓英及余李两军长等,会晤于东山陈总司令公馆,当商有妥善计划,及确定剿匪大计后,陈总司令以边境乃为共匪必经之区,该处防务亟宜预先布置,及增兵防守,因此昨复下令抽调独三师李汉魂全部,克日移调仁化乐昌坪石等处,粤湘边境,以便堵击共匪及巩卫边防,并查独三师部队决定克日增防粤北,移调坪乐各地后,其原驻韶关防地,则由总部抽调教导师第四团陈享垣全团,由黄埔开拔前往填驻。”

[作者:王金志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