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占道扰民垃圾成堆 根治大排档乱象路有多远?

2012-09-18 11:07:00 来源: 东南网 
字号  

  丰泽中心城区有不少大排档,是部分市民维持生计的收入来源。

  但是,大排档存在乱摆乱设、脏乱差等现象,不仅给交通添堵,还抹黑市容。在创建文明城区过程中,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大排档进行过多次集中治理,仍有回潮现象。

  那么,治理大排档的出路在哪?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调查了淮秀路、源霞路、祥远路、田安路、霞淮街、津坂路等6条街道的11家大排档业主、消费者、居民和30多名其他各界人士了解情况。

  尽管大排档在消费者中人气颇高,但多数受访者还是列出了大排档“三乱象”,建议政府部门在强化整治的同时,多部门联合对其疏导治理。

  【黑镜头】大排档有“三乱象”

  想尝到一个地方真正的风味,消费者的通常做法并不是进酒店,而是去找街边的特色排档。市民王先生说,一是大排档“不修边幅”的环境,用餐时可以放松随意,吃到凌晨两三点,也没人催;二是大排档价格低,有的几十元就可以吃得开心了。

  但是,大排档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等最为突出的“三乱象”,给市容留下了“污点”,同样让人抱怨,令人担忧。

  6条街11家大排档,记者日前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现场。其中,淮秀路的小李海鲜大排档、田安路一家无名大排档(没有名字的露天排档)、津坂路的“食得福”等3家,最为抢眼。

  公共空间成餐馆餐厅

  每当夜幕降临,不少街边的大排档就忙活开了。大排档开始将店内的桌椅,摆到了人行道或机动车道上,有的还搭棚子招揽生意。

  行人及居民不禁抱怨:将公共空间据为自家的“大卖场”,超空间经营,太自私了吧?不方便自然不用多说,车辆来来往往也存在安全隐患,不免让人担忧。

  地点:津坂路“食得福”餐馆

  时间:9月13日晚11时许

  津坂路与前坂路交叉处,有一家叫“食得福”的餐馆,记者看到,这家餐馆里面空荡荡的,四五张桌椅全摆在门口,挤占三岔路口,因为被占去了近半个车道,在此转弯进出前坂路或津坂路的车辆,只能减速缓行。过往的司机说,“食得福”几乎是夜夜占道经营,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东美花苑楼下的山城酒都饭庄、湘闽楼等餐馆,也存在同样情况。店主说,这是消费者们要求的,因为外面比里面清凉。

  嘈杂扰民踩坏绿化

  说起大排档,黄先生有一肚子苦水。他说,他家楼下有个大排档,店内不迎客,将桌椅摆到店外路面,通常经营到凌晨两三点,生意好的话会到五六点,他晚上经常没睡好。

  “好不容易等消费者们散去,又传来摊主收摊的嘈杂声音。”一些居民也纷纷向记者诉苦,他们向排档业主反映过好几次,但是没办法,他们照样继续营业。

  地点:淮秀路小李大排档

  时间:9月6日晚9时

  晚上9时本是休息时间,此时却是大排档的高峰期。靠近登美水尾宫的小李大排档,在门口撑起顶棚,摆了七八张桌子,旁边有6个烧烤摊,桌子沿着内沟渠边摆。记者在现场蹲守近半个小时,看到消费者一拨接一拨地过来,前后总计超过50人。有的人直接将垃圾扔到内沟渠,渠边的绿化也遭破坏。

  消费者们的各种交谈、拼酒、猜拳喧哗声交织在一起,还时不时传来带客过来吃夜宵的车辆鸣笛声。居民们说,他们挣钱不容易,我们也能理解,但是不应该打扰别人休息。

  污染环境抹黑市容

  记者在采访中,遇见正在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他们每天都要对大排档遗留的大量垃圾进行清扫。

  负责清扫淮秀路的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每天早上都要清理此处大排档的垃圾,每次都要清理很多的垃圾,最多的就是擦了嘴的纸,还有卫生筷,而且地面上往往还留着很多难以清理的油迹。”

  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有大排档的地方都遍地油污。不仅街道乌黑不堪,而且难以清理,也容易伤到人。

  地点:田安路一家无名排档时间:9月14日晚12时

  晚上10时刚过,泉州市区下了一场阵雨。雨停后,烧烤排档又在倍安居门口集结。这里有一家无名的露天排档,占据显眼的位置,周围是6个烧烤摊,吸引了20多个消费者。

  下过雨,现场路面漆黑滑溜,几位赶着回家的市民,只好推着车经过。林女士说,每逢下雨,这里近100米路段相当滑,她曾在这里摔过一次。她说,都是这些露天排档、烧烤惹的,油烟四起,油渍浸地,时间一长,干净洁白的路面黑得渗出油。

  附近很多市民还反映,大排档带动了露天烧烤的生意,每晚“狼烟四起”,污染空气。

  【讨论】长期占道可否吊销执照?

  整治大排档,如何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出路又在哪里?

  从事媒体工作的黄先生说,像“食得福”这样的大排档、店外店,是目前市容工作的重点。在职责分工上是属地管理,单靠城管执法人员还不够,社区、街道应该积极配合管理。同时,对长期违规者,工商部门应对其采取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的措施,促进业主文明经营。

  此外,整治应多部门联动。在机关工作的张先生认为,大排档想管好,仅靠城管执法部门单枪匹马整治,不能标本兼治,应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海峡都市报记者 彭建文 黄启鹏 田米 吕波 文)

[作者:宋亚芬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