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30日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根据这份首次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的公报,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刷新了历史记录,达746.5亿美元,但是与2002年至2011年间年均增长44.6%的速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同比仅增长8.5%。
如何看待我国企业“走出去”增速有所回落的情况?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石资明30日在发布公报的记者会上表示,投资增速回落首先由于基数变化的因素。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746.5亿美元,是2002年的27.6倍,全球排位从第26位上升至第6位,创下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十年增长的纪录。今年的前7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从这些数据能看出趋势,”石资明说:“今年的前景仍是比较看好的。”她表示,目前我国投资的境外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根据一项商务部对境外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所做的统计,2011年非金融类境外企业盈利和持平的企业占77.6%,亏损占22.4%。其中,中央企业设立的近2000家境外企业中,盈利和持平的企业占72.7%,亏损的占27.3%。
值得关注的是,与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不同,当前我国金融类对外投资的进展似乎有些缓慢。
截至去年底,我国投资者已经在海外设立了1.8万家企业,覆盖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国家(地区),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内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共在美国、日本等3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2家分行和32家附属机构。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而同期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则下降了近三成。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春英认为,从纵向发展看,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造成目前我国海外金融类投资覆盖范围较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国际环境的问题。
她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总体而言起步比较晚,与非金融领域相比,许多国家对海外投资其金融业存在诸多限制,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到境外申请开设分支机构所需的时间周期比较长。
对于去年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下降,王春英认为这与全球经济外部环境不佳,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更加谨慎有关。“尽管如此,我们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净流出的,存量保持较快增长,撤资情况比较少。”她说。
公报显示,从地区分布看,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的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对欧洲投资8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实现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在当前欧债危机仍在持续蔓延的背景下,现在是否是投资欧洲的好机会?
王春英表示,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地回答。当前的危机使得欧洲一些比较优质的资产价格降低,但是具体的投资决策还是要审慎,要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地做调研和判断。(记者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