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京青年"被评不现实 导演:年轻人活得太要面子

2012-08-22 10:17:00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字号  

  北京话里的“作”:代表了不安于平凡生活,向往激情与刺激。当张抗抗笔下的《作女》化身为赵宝刚剧里的“作男”,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近日,电视剧《北京青年》在浙江、东方等几家卫视热播,同时剧中的不少内容也引发热议。“青春三部曲”拍到第三部,导演赵宝刚谈起了大段的“理想”与“自由”,“重走青春”成为该剧的关键词。然而站在现实与理想的岔路口,很多观众都产生疑问:真实的社会,容得下重走青春的激情吗?对此,赵宝刚回应说,“不要陷在社会的惯性里”。本报记者沈参 长沙报道

  [剧情简介]

  由李晨、马苏、杜淳等主演的《北京青年》一开播就引来热议。剧中,李晨扮演四位堂兄弟中的老大“何东”,原本是高薪无忧的公务员,却因听了求职者王越在《非你莫属》中对理想的描述而心有感触,在结婚登记当天与相亲认识、恋爱三年的女朋友权筝分手,还辞掉工作,决意“重走一回青春”。“何东”几位堂兄弟也相继“辞职”:“海归男”何南辞掉在加拿大的高薪工作回国创业,何北打算盘下女友所在的酒吧,众人都美其名曰:梦想最大。

  这在剧中的台词也多有体现,比如:“我受不了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再干下去,我都快成方片儿了。”“我每天的生活过得一样,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焦点不是辞职,而是生活方式

  “辞掉公务员去端盘子”的戏看得过瘾,但也让不少观众产生质疑:这现实吗?有网友戏称:“披着青春马甲,高喊着自由,骨子里又是典型的高帅富装吊丝的颠倒游戏。这不仅仅是北京青年,应该叫做《背景青年》……”也有很多网友预测,“重走一回青春”,将成为最佳辞职台本、最火分手理由。

  主演李晨说,“演之前也觉得这个角色太‘作’太不现实了,还跟导演讨论过,后来发现,其实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像之前有几个年轻人卖掉车卖掉房去环球旅行的,还有一个中年人为了梦想辞职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去追逐这样的梦想,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什么背景。”据了解,拍完这部戏,即将34岁的李晨找了3个发小,准备一起去参加新疆环塔摩托车拉力赛。李晨说,“大家都问,你刚拍完赵导的戏,正好是宣传期红火的时候,怎么就不趁热打铁,我是拍完这个想起,自己曾经也那么的迷恋过赛车,只是后来没去实践而已。现在再不去做就老了。”

  赵宝刚则说,辞职不是焦点,“不是号召大家非要像剧中人一样把工作辞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我只不过是提倡了一种理念,趁年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不要在年轻时急于求成,不要陷在社会的惯性里,这样对眼界的开阔、心胸的宽广、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挑战,对生存的能力,都是有益处的。”

  大段的说教,其实是伏笔?

  印象中,赵宝刚的“青春系列”一直都是走“耍贫”路线,从米莱到钱小样儿,个个说话犀利刻薄,语速飞快。到了这部剧,语速降下来了,“格调”似乎上升了很多,可以说言必称“理想”“青春”。

  大段的台词,有网友说看了很有感触,“说得都让我热血沸腾了”。但也有观众有“不良反应”,“这不能好好说话吗,动不动就是大道理一段,理想啊、青春啊,跟喊口号似的,太像宣传片了”。

  对此,李晨表示,这其实是“有伏笔的”,是为了接下来“出逃”以及王丽坤扮演的角色的出现考虑的。

  赵宝刚承认,剧里的人说话不太真实,他是想倡导这样的方式:“人们有种传统观念,觉得家长里短才是真实生活,稍微超出一点就不是了。其实,我们当代年轻人特别喜欢的生活方式,不是传统观念里的那种。即使是表现苦难时,也要用乐观的心去对待,这是当代年轻人应该有的心态。”

  导演解读

  “只有老年人,才最懂年轻人”

  记者:青春三部曲,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赵宝刚:是有一个过程,《奋斗》想表明的是这代孩子的个性,他们都很不错,但一遇到具体事务就露馅了。所以,我管这代孩子叫畸形迷茫的一代。等他们开始觉得不对的时候,就会与家长有矛盾冲突。这就是《我的青春谁做主》的主题。再往下走就是《北京青年》了,这个是反思,反思一下你自己怎么样,是要提醒你认知自己,怎样使自我价值最大化。假设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但得来不易,生活有保障,你敢不敢抛弃这些?

  记者:怎么看现在的年轻人?

  赵宝刚:现在的年轻人过于拘束,或者说,活得太要面子,反而不洒脱。我跟很多北漂聊过,他们老抱怨怀才不遇,跟我说:“导演,你得用我三部戏,你用我三部戏我就红了。”我说:“我凭什么用你三部戏?你有什么能力吸引我?”永远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总抱怨别人,我觉得这是现代年轻人的弱点。我就是让他们有一点自我意识,只有认识自我不行,才会去改变。

  记者:为什么那么爱拍年轻人的故事?

  赵宝刚:大家都这样问过,其实年轻人才不了解年轻人呢,只有我们老年人才了解年轻人。因为我在青年的成长期遇到无数困境,当我今天有一点能力时,我想用我的一些人生感悟给所有青年人做一点导向。

[作者:蒲希茜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