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电商三国杀:“苏美”战京东 厂家要助阵

2012-08-17 09:57:00 来源: 山东商报 
字号  

  从15日起,由京东商城引发,苏宁、国美迎头应战的电子商务“价格战”愈演愈烈。今天更是从线上直接“烧”至实体门店。今天起,国美和苏宁“携手”推出一系列进一步“围剿”京东的线下促销活动。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实际意义来看,国美和苏宁已形成“结盟”关系,直指干掉京东。

  国美电器昨日宣布17日起全国1700多家门店保持线上线下同价,保证价格低于京东商城,同时实时监控京东价格,在门店终端随时更新价格;苏宁电器则从今天起在全国范围门店启动“全国惠战”,为进一步“对付”京东,推出“全网比价”活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若对手同型号的产品价格低于苏宁,苏宁承诺差价返还。“到现在为止,没商量过一起打京东,只不过都是为了反击京东,行动可能会比较一致。”采访中,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似乎都不愿意承认已“结盟”的既定事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不管承认与否,‘结盟’干掉京东已成为他们的共同目的之一。”与此同时,国美电器一负责人暗示,此次活动也是与厂家联手,“对于厂家来说,任何形式的价格战都是不能接受的。对于京东掀起的这次价格战,多数厂家都很反感,也愿意协助我们一起围剿京东。”

  宣称没耐心陪降价 京东直接改发优惠券

  经历了15日一天的比拼,昨日9点多钟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布没耐心陪苏宁降价了,宣布直接发放优惠券。“没有耐心陪着苏宁10元10元的降价了,今日上午11:00-12:00,直接发放2000-300和3000-500元的大家电优惠券,相当于每件便宜300-500元,一步到位!已经在814之后下单的用户,无论是否付款,都将获得一定补偿!和苏宁的战争早着呢!请大家届时到微博领取!”刘强东还表示,“本次优惠券一直延续到9月15日,在此之前,我们会把缺货的产品全部采购到位。”

  ■业内说法

  线上线下同价 意在打闪电战

  “像京东商城这种长期以亏损作为企业经营方式的电子商务,是否可持续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种企业在价格战中也不会坚持太久。”采访中,国美电器集团济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于姓负责人表示,国美电器之所以推出线上线下同价活动也是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斗,活动持续时间也视京东坚持时间而定。实际上,就是一场闪电战。

  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表示,“线上线下同价”对线下店而言是个自残式的打法,意在进一步“击垮”京东,与此同时,为了不大面积自残,希望是一场闪电战,推动此次“三国杀”活动尽快结束。

  ■昨日战况

  全网超1.4万件 商品涨价

  记者从购物搜索一淘网了解到,数据显示,16日全网有超过13900件商品的价格开始上涨,平均涨幅在0.74%,价格平均上涨22元。在所有商品中,LED电视、洗衣机的价格上涨金额更加明显。

  在商家表现方面,价格战的主角京东商城16日价格上涨商品超过2099件,涨价幅度37元左右,该涨幅超过平均涨幅(22元)达68.2 %,同样领先于其它商家。在涨价幅度最高的等离子电视上,一淘监测到其21件等离子产品平均涨价金额高达1035元。

  ■新华时评

  要真正让消费者获益 防拼价格成“高明促销”

  价格永远是商业竞争的利器,京东、苏宁和国美等电商正在上演的“价格战”或许又将证明这一点。争相降低价格,消费者自当欢迎。但,这种欢迎不是没底线,而是要看商家是否讲诚信、守法律,真正让消费者获益、让行业健康发展。

  电商间的“价格战”并不新鲜。然而,“买的没有卖的精”,电商拼价格,毕竟不是“学雷锋”,生存、发展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两天“交锋”过后,已有许多消费者列举出电商们玩的“小把戏”:先涨价后降价、大量商品处于无货状态、相互之间商品种类“错身”等等,让消费者无从比对价格。此番“价格战”会不会就这样打下去,还有待观察,但这些“发现”已提醒人们,不要对“价格战”寄予太多期望,以防被一场高明的促销活动所忽悠。

  如此兴师动众地打“价格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商业流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除了“价格战”,我们更欢迎“价值战”,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体会到满足,才是商家竞争更高明的手段。最重要的一点,人们希望“价格战”不要演变成跨越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否则形成新的垄断而扼杀竞争,让消费者为一时价格受益而大量埋单。这一点尤需警惕。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是否违法须调查取证后判断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表示,现在与降价促销相关的法律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价格法》。判断电商“三国杀”价格战是否违法,需由价格主管部门、工商执法部门等执法主体来依法调查取证后方可作出判断。家电销售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销售策略,都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供货厂商的合法权益。商务部已观察到几家企业竞相降价、由此引发的热议和供货厂商的关切,还会进一步关注。记者 王赟 唐娜

[作者:姜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