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奥运背后彰显汉语魅力 汉语列网络流行语第二

2012-08-13 09:33:00 来源: 羊城晚报 
字号  

  

  陆克文、大山的汉语明星效应和白乐桑式“老外”教师

  苏凡在《会说中文的美国人真不少》中也讲过这种“下次要小心了”的故事。

  2005年,到美国开会的一帮中国人在洛杉矶的餐厅聚会,大大开涮了美国的种种不是。末了,商量合影留念。这时,邻桌的老美探过头来,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要不我来帮个忙吧。”一时间,大家都有背后说人坏话被抓现行的感觉。

  2004年,德国的弧晓在《听“老外”说中文》中讲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故事:

  已经六十多岁的约翰,每次见面总能给我们讲一下中国历史或典故什么的。一次跟我谈到在做北京地图的德文电子版,问我:“你知道北京有个北礼士路南礼士路的,你知道这个礼士路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我想了想,“礼士”不就是礼贤下士吗?约翰笑着摇头:“礼士路啊,在元朝的时候,其实就是个驴市,卖驴子的地方!”更离谱的是有次在校园看见两个德国人竟然在用中文交谈。天啊,这里是德国啊!

  如今,有“老外汉语明星”范儿的陆克文、大山和加藤嘉一,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都是能操“倍儿棒”的汉语的“老外”。《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说:“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大山被中国媒体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2012年,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任命他为“加中文化大使”。这一切,都与他那口漂亮的汉语有关。

  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就曾经在北大用诙谐自如的普通话,做了个演讲秀。他开场说完“女士们、先生们、学生们”后,突然问:“你们为什么不去上课?”马上就掌声、笑声、欢呼声四起。

  他说:“我是在1976年开始学习中文的,那时的中国非常的不同。周恩来总理刚刚去世,毛泽东主席还在世。‘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我们当时使用的中文课本还充满了阶级斗争。”这位外国总理活脱脱就是一个中国教授。

  说到“文革”就开始学汉语的人,不能不提到白乐桑。这位1972年在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开始学汉语的“老外”,如今是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全欧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

  作为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及会长,他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汉语师资力量的考核和聘用。按他的说法,法国是第一个在大学里开办中文系的西方国家。

  2009年3月,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都是以50%甚至是翻番的速度增长的。全世界学汉语的人已经超过了4000万。

  这与无数的白乐桑不无关系。2011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汉办外国本土教师来华教材培训班,就有100多位来自马来西亚、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老外”参加。

[作者:范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