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2011年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中国家庭总净资产比美国高出21%……近来,各种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及指数频频见诸报端,其中一些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专家表示,现在,各种机构热衷发布指数,是因为它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一些指数在制作发布时,指标设计、取样范围、分析结论等不够严谨科学,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现实,对公众预期和政府决策产生误导。要规范一些统计数据和指数的发布,需要依靠行业自律和监管制度出台等多方措施来实现。
用数据说话是大势所趋
“以前我国政府决策对统计重视不够,近20年来,中国人养成了用数字说话的习惯,数据成为评判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种各样的指数应运而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笼统的知性判断到以具体数据来说明情况,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大势所趋。当今除了官方的统计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乃至媒体也经常发布各种指数或调研数据,民众有机会获取过去无法得知的一些信息,对于信息源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由非官方机构发布一些专业性指数,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也是专业机构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对本报记者说,“某些专业指数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非常有价值的风向标,有利于政府、企业和居民借助专业资源,优化经济决策。例如,汇丰银行发布的中国PMI指数,央视发布的央视财经50指数等。”
一些指数为何遭“拍砖”
“工资和物价就像龟兔赛跑,民族复兴指数都高达62%了,我们还在为一碗粉吃或不吃而烦恼,看来我们是要超速‘复兴’的一群,否则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复兴’大业!”针对日前某学者抛出的“民族复兴指数”,网友在微博上展开了调侃。随着越来越多的指数和研究报告出现在公众视野,其中被舆论“拍砖”和“炮轰”的也不在少数。有些统计数据甚至被网民称为“脑残数据”。
“有些指数设计故弄玄虚,缺乏现实意义;有些数据结果脱离社会实际,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反差较大,所以会引起巨大争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教授谢太峰对本报记者坦言。“比如民族复兴指数,这是很难量化的。所谓‘复兴’以哪个时期、哪个国家作为参照呢?这种指数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再比如,某研究报告把农村和城市的数据平均,得出结论称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居民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了?当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分化比较严重,平均数不能代表现实的情况,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只会引起民众的反感,加剧社会矛盾。” 谢太峰如是说。
周清杰认为,我国指数化信息的发布和使用还处于发展初期,难免会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些机构并不具备搜集基础数据的能力,或者没有投入足够的人财物,在指数制作的过程中,存在指标设计不科学,数据数量偏少,处理方法欠科学、不透明等问题,导致出台的指数含金量低,甚至会误导政府和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