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京雨灾营救直击:150名农民工光脚跑出来救人

2012-07-24 16:36: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广渠门桥西大面积积水,导致交通中断

  21日21时

  十几个民工愣是

  把护网拽开一个口子

  29岁的房山长阳供水厂抢险队队长郭云峰正在水厂值守抽水抢险,一整晚上,郭云峰神经紧绷,随时做好出发抢险的准备,他疲倦的身体随时充满能量,随时带领抢险队队员们奔赴供水管线,紧急启动保障良乡30万人用水的供水阀门。

  而同一时间,在河西再生水厂工地内,积水有30多厘米深。

  安全员范华和项目施工队长杜金荣等人冒着大雨巡视完工地,正准备回屋。

  就在这时,他们听见“嘭!嘭!嘭!”三声,大门被敲得巨响。夜半、大雨,到底是谁在这时候敲门?打开大门,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扒着大门,声音都变了:“你们赶紧去救救他们!桥下有好多人需要营救,水太大了!”

  杜金荣赶紧到京港澳高速现场,此时积水已经没过车顶,并且在上涨,车边打着水花,两辆大巴车上站满了人,还有不少人泡在水里,拽着大巴车,十几把手电的光亮照射在水面上,分辨不出有多少人。

  救人!但是杜金荣意识到,项目部的15个管理人员根本不够用,他们赶紧跑回工地,叫人,150多名农民工二话没说,光着膀子、脚丫就跑了出来;拿备用的防汛物资——5根150米长的大绳、30个救生圈、10盘消防水带,没有这些工具徒手根本无法救人。短短几分钟的时间,100多人杂乱却有序的冲向救援现场,这时连他们工地门前的马路上的积水也没过了腰部。

  到了京港澳高速东侧的防护网处,来不及回去取钳子,十几个民工愣是把护网拽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工人们忙着把绳子拴在路边的电线杆上。

  大巴车上的男人们拉紧绳子,岸上的人们有的给水中的人扔系着绳子的救生圈,有的下水捋着绳子、套着救生圈游向大巴车。先救孩子老人妇女成了大家自发自觉的共识,车上的人们把孩子、老人送到救援的人手里,救援的人给他们套上救生圈,拖着他们往岸上游。190多名受困人员终于摆脱困境。

  22日凌晨

  一声吆喝

  数十人站出来拉车

  和河北相邻的房山此刻显得有些无助。

  北京城区内随后出现的情境也略显慌张:机场滞留八万人,广渠门两侧很多公交被堵,北京消防已接到社会救助、抢险救援报警一千多起……

  正能量开始在城区内聚集。

  望京网网友“菠菜X6”发起爱心车队行动,22日凌晨他们在奔驰大厦前集结,前往机场,到达后打出统一标识——双闪,接到人统一送至三元桥,“一定要免费,走你!”

  积水四米深的广渠门桥下,市民不是围观是参与,一声吆喝,数十位站出来,一个个齐心协力将受困车辆拉出来。

  良子健身在京的21家门店,也为困在附近的人提供了“避难之处”——“通宵留宿,店里有吃的、喝的,有电视、有沙发、有热水洗澡,全部免费提供”。

  22日凌晨1时35分,正能量从市委书记郭金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传达出来:“面对61年来最大强降雨,北京市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正在全力抢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这场暴雨,将暴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关心雨情的市民听到此语,一股暖流贯穿全身。

  而此时的市委书记郭金龙已经连续工作数小时,细心的市民看到他在接受采访时正吃着一碗简单的方便面。

  此时的房山已经被宣布为重灾区:12个乡受重灾,部分供电、供水、通讯设施受损。

  市委书记郭金龙提出,一定要抢在早6时洪峰到达房山之前做好相关工作,选好转移点,避免转移过程中的意外伤亡;做好群众各转移点的通信等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灵、措施得力。

  困意已经袭来,房山佛子庄乡的朱树合家却是彻夜难眠。爱心车队的“队员”更是一夜忙碌,直到22日凌晨5时还有人坚持送人。市委书记郭金龙更是深知,暴雨过后,要做好被转移群众的食品、饮水等供应和防灾工作,要指导群众借退水清淤泥,同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难熬的夜终于过去,暴雨和雷电预警信号都已经解除,降水也在22日早8时许基本结束。北京城区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但是对于房山来说,一切远远没有结束。

  22日,早7时,洪峰已到拒马河,张坊水文站观测2500立方米/秒流量。早9时,房山防汛指挥部发布消息,漫水河水文站监测大石河通过流量为280立方米/秒,张坊水文站监测拒马河通过流量为1700立方米/秒。

  补白

  房山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3条,拒马河、大石河回旋曲折,永定河、小清河穿境而过。

  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约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5.7%,影响史家营乡、霞云岭乡、南窖乡、大安山乡、河北乡、青龙湖镇、周口店镇、佛子庄乡、蒲洼乡、十渡镇、张坊镇和韩村河镇12个乡镇、1359户、4459人和多条公路、铁路以及众多旅游景点和电力水利设施的安全。

[作者:张志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