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如何“可持续”?

2012-07-22 16:37: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2012年2月17日,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安泰家园小区的牛生威抱着孩子玩耍。他们一家于2012年1月从棚户区平房搬迁到现在的保障性住房。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470万套,开工率为63%,基本建成260万套,完成投资5070亿元。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年中经济报道)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如何“可持续”?

    新华网上海7月22日电(记者 叶锋 魏宗凯 叶超)至6月底,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已实现“双过半”。但随着建设过程的推进以及供应规模的扩大,建设、分配和管理等重要环节凸显的一些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确保保障房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可持续”,殊为关键。

    沉重的“资金杠铃”如何托举?

    “由于土地、市政配套、劳动力价格等各方面成本提高,今年大型居住社区内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平均每平方米成本已超出预测销售基准价格1200元,形成明显倒挂。”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说。

    他还介绍,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今明两年供应的共有产权保障房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以降低其供应价格。目前已落实资金30亿元。

    建设成本的增加只是考验今年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问题之一。根据年初公布的计划,今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住建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房开工470万套,开工率为63%,基本建成260万套,完成投资5070亿元。不过,各地的保障房建设“资金链条”也时常处于紧绷之中。

    一方面,去年开工结转加上今年新开工的数量,使今年在建保障房的规模达到1800万套左右,有业内人士预计其资金需求量可能达到1.8万亿元-2万亿元。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此消彼长之间,保障房融资机制创新、融资渠道拓宽已十分紧迫。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等多方面渠道已逐渐破冰,但由于一些机制性的问题未能完全破解,总体看来与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尚不“解渴”。

    住建部等部门近期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民间资本可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规定或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价格面向政府核定的保障对象出租、出售,并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作者:黄锐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