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研究表明自主招生群体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2012-06-11 16:47: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字号  

  9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

  自主招生群体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通过对9所“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自主招生学生(以下简称自招生)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自招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表现上呈现出与统招学生(以下简称统招生)不一样的特征,这种差异没有表现在学业成绩上,而且表现在学习行为、学习心理等过程性指标上。

  第一,自招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高认知,并有更好的学习主动性。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校通过课程、考试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要求。他们更认同学校课程目标对学生“综合”、“分析”等高阶认知能力的要求,更认同学校考试中对“灵活运用知识”的高阶能力要求。他们更为勤奋,不仅花更多课外时间在预习、复习、实验等学习活动上,而且阅读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的数目显著高于统招生。

  第二,在学习方法上,自招生更倾向于强调知识分析和综合能力的深度学习方法,对不同学术观点、概念和信息的整合、交流、讨论的程度更高。

  第三,自招生具有更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他们拥有更强的学术自信心、更高的学术期望。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而统招生对自己学术抱有消极期望。在学习动力来源上,统招生更可能是来自“父母的期望”或“就业”等外部因素,而“进一步学习深造”、“探索事物/知识的兴趣”等内部因素构成了自招生的主要学习动力。

  第四,自招生具有更高的教育收获。他们在知识获取和能力增长上都显著高于统招生,尤其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组织领导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三方面,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同时自招生在校期间获得国际、国内学术大奖的频率也显著高出统招生。

  可见,自主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甄别出了一批具备更强的学术兴趣、学习自觉性,具有更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对自己有较高的学术期望,对学校政策环境有更好的理解和认同的学生群体。

  高校如何既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本需要,又有针对性地满足个体特殊发展需求,使他们最终成长为拔尖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自招生群体的特点,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从去年起,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以北理工为首的“理工联盟”等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成立以来,高校自主招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并对高中学校、家长和考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前不久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部署。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自2003年试行以来,成为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最为关注并引起极大争议的政策之一,人们对这项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改革至今,批评的声音似乎超过了褒扬的声音:有人认为自主招生政策并未达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初衷;有人质疑这项政策的公平与诚信;有人甚至认为自主招生政策是现有统一高考模式的辅助性补充,在目的和功能上没能真正区分出“特、偏、怪”人才。

  然而,在现有大多数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研究中,立足于宏观性政策描述和建议的偏多,从实证角度关注这个群体学习和心理特征的研究罕见。显然,一个基本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即在现有招生政策下选拔出的自招生是否具备某些特殊的学习品质和发展潜质?他们进入高校后学业表现、学业成就是否符合预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一方面直接指向招生政策的后续改革——自主招生政策如何才能进一步区别于指向学生群体、评价知识学习总体水平的“统一考试”,更好地甄别出具有这些特殊能力和潜质的学生;一方面指向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高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为这批学生提供环境、资源及教学上的支持和引导,使其特殊才能与创新潜质得到更好发展。

  为此,我们利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0年全国抽样数据库,以9所分层随机抽样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中的自招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与统招生的区别,以及这些区别与学习收获的关联性,进而探讨这些理应拥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质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潜质和学习需求。我们希望能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肖媛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