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崇拜是由古代天子祭祀八神中第七种神“水庸”衍化而来的。“水则隍也,庸则城也。”“隍”即护城河,“庸”即城墙。古人认为城池之有神,便是城隍。城隍负有护国佑民、鉴视纠察、消灾禳祸、主持公道、剪恶除凶、赐人福寿等职能。
城隍神从自然神衍化为人格神始于汉初,刘邦称帝后,为纪念因坚决守城不降而被项羽烹杀的御史周苛,下令各地祭祀纪念。这便是后人祀奉最早的城隍神。
随着闽人向海岛与海外迁徙,带去家乡城隍的香火,飘洋过海地传播,成为海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隍文化首先在离大陆近海的海岛传播。位于平潭县潭城镇中心地段的五福庙,又称威灵公庙。相传明洪武年间,驸马陈福征剿沿海寇乱后,无意为官,返回故里,择居万安。时倭寇又犯,面对强敌,力量悬殊。陈福为保公主及乡人安全,会同守城官军,连夜加固城墙,加强军民防御,次日倭寇数攻不下,加之明军援兵即到,倭寇只好撤离,终保一方平安。事后却遭诬陷为清剿不力,以致蒙冤被错斩。后公主向皇帝说明缘由,终得昭雪。皇帝封谥“威灵公五福都城隍”,祀于京都,移炉福清,分炉海坛(平潭)。清乾隆二十二年(1683年),水师海坛镇移设海坛岛,奉五福都城隍为驻镇都城隍。
台湾与大陆一水之隔。自明、清两代大量移民台湾,他们把家乡各种信仰,包括城隍信仰也带到台湾。据康熙《台湾府志》载:台湾府城隍庙建于台南,最早的是在郑成功时代兴建的。康熙年间,当时的台湾、诸罗、凤山三县,亦相继建起城隍庙。乾隆十三年,台湾新竹建起一座官阶最高十分气派的城隍庙。按清代统一规定,把城隍祭祀定为正式祭典,新上任的地方官员,必须先到城隍庙举行祭典,祈风祈雨、消除灾害,然后履职视事。台湾诸罗知县周钟瑄在《诸罗县城隍神碑记》中说:“钟瑄闻之,圣人设教,明为人而幽为鬼神,理一而已。邑有令以治明也,赏善罚恶,均其赋役,平其争讼,教以孝悌忠信,邑无饥寒怨咨,善相率者,令之职也。有城隍以治幽也。”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分巡台湾兵备道徐宗干在祭告城隍文中说:
计自视事以来,勉竭心力,惟恐贻误民生,但才短事剧,积习难移,徒滋愧悚。自秋徂冬,兵船覆溺,饷鞘沉沦,淡兰水溢为灾,彰鹿地震尤重,斯民劫祸难逃,究由官吏奉职无状,不能挽回天心。循省之余,益深惴惴,只有吁乞尊神,默为辅佑。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台湾知县俞兆岳一上任就到县城隍面前立下誓言:“毋贪财,毋畏势,毋徇人情”,实心实政,始终不渝。又如彰化知县杨桂森上任伊始即发表《告城隍文》说:
自今指誓以后,敢有一念游移,或逾久而变其操,或升调他方而易其节者,吾神定以今日之言诛有司,有司不敢辞也。
曾任台湾知府的邓传安,在任职期间就曾为祈雨和海上安全航行祈求于城隍,在《城隍庙祈雨疏》中说:
去年自秋徂冬,罕沐甘雨,北路由内及外,皆被台风。怅晚收之减于前,望改岁之协于顺。……伏愿城隍尊神,偕诸神转达上帝……速降三日以往之霖,顿苏十旬以来之旱。民食不乏,祸衅潜消。……惟是为民请命,何忍当官惜身。
由此可见,传统城隍信仰不但教化了百姓,也教化了地方官吏,既起到巩固封建王朝统治作用,也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随着华人在海外的辛勤开拓,城隍崇拜也随之漂洋过海,移植分灵到华人侨居地,并流传至今。在泰国南部宋卡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市区中心地带的华人居住区美人街,有一座具有闽南庙宇风格的城隍庙,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据记载:
宋卡城隍庙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佛历2385年,时值暹罗第三世皇朝,皇上御赐檀香木一柱,圣烛一对,并各种祭祀,……泰人士皆热烈参加庆典,肃穆隆重。……披耶宋卡之功勋兴城隍庙永垂不朽。
在宋卡城隍庙内有一对楹联曰:承中国历史传统城隍庙显灵于此,忆宋卡先贤设下施善炉参拜不休。
“宋卡”即《隋书》记载的“赤土国,又称孙姑拉”。《隋书》又载“赤土国,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位于马来半岛的中段,东濒太平洋。元明之际,华人就开始开发马来半岛。明万历六年(1578年),潮汕海澄人林道乾就已率众到北大年,从事海洋贸易,开发当地市场。此后,闽粤一带不断有人前往谋生。城隍庙香火不断,城隍文化得到传承。
除泰国外,城隍信仰在东南亚各国广为传播,先后建立了如新加坡柏城街的都城隍庙、北苏门答腊棉兰崇圣宫奉祀城隍神、马来西亚麻坡青山庙供奉的“惠安县的城隍爷”、缅甸旅缅晋江公会的城隍庙、越南华人村寨建寺庙供奉的城隍、菲律宾马尼拉的石狮城隍庙等。中国的城隍信仰与文化在南洋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赵君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