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副校长。
工作和学习经历:1969 .03-1978.03,黑龙江虎林县红卫公社下乡;1978-1982,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1983年,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1991年,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1990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圣克利门托)经济系讲师;1991年-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讲师;1992年-2002年,美国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职);1995年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1995年-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2002年-2005年,北京大学校长助理;2005年至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原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院长;2005年至今,北京大学副校长;2008年至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210期日前召开。论坛成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海闻发表了题为:“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主题演讲。海闻表示,尽管从大方向来看,中国经济很可能能够持续高速增长四、五十年,目前已增长30年,也就是说还能高速增长20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处理好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中国当前需要重点解决好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这就要在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多方面推进改革。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向生活富裕的发达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人有责任让这个国家经济起飞。
高速增长能长期持续的三个理由
海闻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码能够持续四五十年,五十年也很有可能。尽管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的一些问题,中国经济现阶段会在短期内出现波动,但仍会有8%的增速。
他的论断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国仍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何为起飞阶段?海闻介绍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认为人类社会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中间有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起飞阶段。罗斯托将经济形容为飞机,在地上滑行速度很慢,然后就在空中了,而从地上到空中是最最关键的时间,是社会的一个蜕变。
这个变化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原来以农业为主逐步变成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另一个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逐步变为大部分人居住在城镇。
从这两个结构变化的现状来看,当前中国还处于这个起飞的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农业已下降到只占G D P的10%,但是服务业比重还不够。以美国为参照,美国的服务业占到快80%,而中国只有40%,产业结构的变化只走到了一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还正处在起飞阶段,发展速度不会慢也不能慢。从社会结构来看,中国农业占G D P的比重已下降到10%,但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刚刚降到50%以下。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是超过5%的。这就说明,中国还有40%左右的农民需要转移。
要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村的人口必须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城市里面必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来吸纳就业。根据经济学中的奥肯定律,每2%的G D P增长能够降低1%的失业率。中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但是如果加上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这个数字就会很大,这就需要在足够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以推动农村人口的转移。
有学者认为,G D P增长过快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海闻的解释是,中国目前G D 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化和市场进一步分工,使原来隐形的G D P显现了出来。未来如果G D P的增长主要是由服务业发展拉动的话,就不会出现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的问题。
海闻认为中国经济会持续高速增长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特有的市场规模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海闻说,早年决定国家比较优势的是技术上占优的产业,然后是资源配置占优的产业。现在,技术可以转让,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所以决定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是成本。中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大,同种产品国内需求也大,同样的研发成本,平均摊到每一件商品中就会很小,所以中国就具有了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只要中国国内的市场规模可以进一步发挥出来,中国就可以延续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
第三,中国的体制改革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海闻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还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恰恰说明中国的改革还有空间,还能够继续通过改革来推动生产力发展。
以中国的农业问题为例,中国农业经历的大发展,关键之处在于制度,好的制度能够把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体制的改革非常重要,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利润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中国应当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不能因为市场失灵就把整个市场经济推翻。”他说。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在谈到2012年中国G D P增长速度时,海闻判断,今年G D P同比增速不会低于8%。不过他同时强调,尽管中国经济的起飞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还有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面临着挑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大的波动。
第一个是怎样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海闻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波动很大,从2007年起,宏观经济屡次出现通胀和通缩的趋势,今天中国经济还出现了硬着陆的苗头。政府已经意识到宏观经济的问题,在政策上已经有所放松。
但是在政策执行方面,中国存在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国现行的体制属于地方计划经济,既不像中央计划经济时从全盘来考虑经济布局,也不像完全市场经济时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现在有130多家汽车制造商,这一数字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等国。地方政府出于政治考虑还在实行计划经济,结果许多省份产业布局雷同,这种“集体行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
海闻说,中国作为大国,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力往往会伤害到自身。以进出口为例,中国在某一商品上出口量大,一方面会压低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另一方面相应的该商品原材料价格也会上升。中国进口某种商品,这一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上升,中国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海闻认为,中国现在出现的许多问题,正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当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做法,不能任何事都统一行动,尤其政府不能追求全国人民都一致。原本需要分流的东西,就不应该集中去做,在产业上更是如此。
第二个挑战是从微观层面来讲,如何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如今中国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兼并重组。
海闻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企业经历了一场为全球化做准备的战略重组,通过不断地兼并整合,创造出了企业规模,为实现全球竞争打下了基础。政府在企业整合过程中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竞争,企业规模偏小但是涉及领域过多,政府资金投入分散,整体产业缺乏创新能力。以制药产业为例,美国辉瑞集团每年能拿出80亿到100美元做科研,这是中国企业根本无法办到的。
第三,中国必须解决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市场越发达,市场失灵的问题就会越严重。
海闻认为,中国社会现有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收入分配问题、房子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并不是市场能解决的。所以市场失灵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