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日子里抑郁着拖延,deadline之前躁狂着拖延,常人看来普通的事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精神负担。带着沉重的负罪感,我日复一日地沉浸于网络世界与己无关的喜怒哀乐中,绝望地等待deadline和炼狱一起来临。”
这是“拖延症”患者“我要好起来”的一段自白。虽然听起来很严重,但你是不是也很熟悉并能深刻理解这种感受?是的,我们都有“拖延症”。
拖延症其实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疾病,但它却能轻易影响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的日子过得糟透了。回复一封邮件要花一整天,要去办理的手续迟迟不动身直到过了有效期限,工作总是要到最后一刻才能完成(或者完不成)……在拖延的时候,我们又时刻惦记着,于是焦虑、自责、痛苦,反过来又加重了拖延。
拖延,已经成为了越来越蔓延的都市病。
1
一边踩油门 一边踩刹车
实际上,拖延症并不算是精神疾病,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涌认为,拖延现象具有普遍性,“症”则带有临床色彩,不具普遍性并有相应的诊断标准
“我要好起来”是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里的知名人物,她写的《我是怎样好起来的》几乎成为每个“拖友”们必读的“入门帖”。
作为一名曾经的拖延症重度患者,“我要好起来”经历了拖延症带给她的难以想象的痛苦。从2004年到2009年7月,她度过了整整5年“无法动弹”的日子。
那段日子不堪回首。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不敢做任何打算,大部分计划都会演变成“歇斯底里的痛苦”,大到写论文找工作,小到吃饭睡觉上厕所。“即使在最火烧眉毛的时刻,我也无法顺利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整夜整夜地熬,却只能熬出100字。”
她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样子:“住学校宿舍的时候,半夜跑到阳台上偷偷哭,哭累了回来继续对着电脑发呆,撑不住了再去阳台上哭;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半夜声嘶力竭地哭喊、尖叫、摔东西,筋疲力尽后倒在冰冷的地上睡着,惊醒,挣扎着爬起来,心狂跳,手抖着再敲几个字,再哭喊、尖叫,如此往复。”
像“我要好起来”这样的痛苦,似乎难以想象,但也绝非个例。“战拖心理成长会”成员“时光机”说,他很佩服“我要好起来”的勇气,“我已经没有能力用文字还原拖延时候的感受了”。
或许我们都曾经为这事那事拖延过,直到截止日期来临才仓促完成;或许我们还为此自豪过,认为自己短时间完成的工作“还不赖嘛”;甚至我们还享受这种“冲刺的快感”,但拖延时的那种焦虑、自责、纠结,肯定是每个拖延着的人都体验过的。
不过,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这只是一种坏习惯而已,每个人都可能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可以称之为“拖延症”。
在拖延过程中,大多数拖延者都会不断提醒自己“你不该这样做”,伴有压力、担心、自责以及个人效率的降低,这些往往又加剧了拖延和情绪焦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虽然这种状态(Procrastination,拖延)被简单称为“拖延症”,但它是否真的是一种病还很难说。有人认为拖延跟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药物成瘾等诸多疾病有关,它应该是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拖延只是上述疾病所引起的症状。
实际上,拖延症并不算是精神疾病,甚至这个词本身也都不是医学术语。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涌认为,拖延现象具有普遍性,“症”则带有临床色彩,不具普遍性并有相应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