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数以万计珍禽在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水域上空飞翔。据保护区的鸟类调查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九大湖池越冬栖息的珍禽候鸟总数已达20余万只,包括白鹤、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雁类、鹬类、小天鹅、野鸭等珍禽候鸟。中新社发 段长征 摄
中新社九江4月5日电 题:鄱阳湖珍稀候鸟的守护者
作者:王昊阳
“别看我们只有七个人,可我们每年守望的候鸟可编成几个集团军。”阳春时节,鄱阳湖的水线渐次上涨,夏候鸟亦如春汛般逐渐增加。曹锐和他的队友正在仔细观测,清点候鸟的数据,并将观测的新数据传给鄱阳湖保护管理站。
曹锐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湖池保护管理站站长,在鄱阳湖区巡湖是他和6个队友的日常工作。
大湖池保护管理站位于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永修县吴城镇一处山顶,这里荒凉偏僻,在鄱阳湖枯水期,吴城镇仅有一条砂石路与外界相连,在丰水期,这条路被水淹没,吴城就成为一座孤岛。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全球珍稀候鸟越冬的重要停歇地,也是各类物种的基因库、保护生态系统的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的潮起潮落,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这里仅候鸟就有31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4种。全世界80%以上的白鹤、东方白鹳、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为保护鄱阳湖生态系统,保护珍稀候鸟,江西林业管理部门在鄱阳湖区设立了多个保护管理站,大湖池保护管理站就是其中之一。
曹锐告诉记者,大湖池保护管理站管辖6万亩水面,对于7名工作人员来说,“巡湖与蹲点是最累的工作。”曹锐表示,站里车少,只有一辆越野车、两辆摩托车,大多数人都要靠步行巡湖,有时一天步行十几公里是常事。每年巡湖的行程累计约有3万公里。
曹锐是年轻的“80后”小伙子,2007年7月来到大湖池保护管理站工作,他报到的第二天,就开始在荒岛上徒步巡湖,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跋涉。
“从今年春节开始到现在,没有休一天假”,曹锐是安徽人,与妻子两地分居多年,“看候鸟南来北去,产卵成仔,展翅学飞,总会想到不在身边的妻儿,儿子一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家人,这是他唯一的遗憾。
大湖池保护管理站7名工作人员中,最年长的是年逾五旬的曾国辉,最年轻的是大学刚毕业的23岁的高新。在荒凉的小岛工作令他倍感寂寞,对他来说,谈恋爱只能是一种奢望。
曾国辉在荒岛上坚守了27年。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除了寂寞,有时还会遭遇危险。记得有一次,新建县昌邑乡数十位渔民持土铳猎杀天鹅和大雁,他与森林警察赶到现场执法,渔民用长矛刺向执法人员,危险时刻警察鸣枪示警,终将违法人员全部抓获。“白鹤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们像一群白色的精灵,看到他们能快乐地飞翔,我们就算再苦再累,也感到开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