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杭州墓地价格堪比房价 市民感慨"死不起"

2012-04-05 11:20:00 来源: 浙江在线 
字号  

  墓地“乱象” 乱中有因

  墓地“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何镇飚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墓地是优质资源、稀缺资源,土地的优劣程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尊重市场调节的能力。

  消费者想买到朝向好、规格大的墓地,不仅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文化风俗决定的。政策的制定没有照顾到市场经济规律和风俗,落实监管就成了难事。

  何镇飚认为,在全国耕地面积少的大背景下,公墓规格规定是完全合理。人们追求墓地的好朝向、好看相不是陋习,但一味攀比墓地程度就是陋习了。人们应该在法律和情感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控制墓地面积,珍稀社会资源。

  何镇飚觉得,政府部门的难作为并不等于不作为。公益与市场之间有明显界限,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差别。对公益性墓地的审批可以按需申报,不要一次批那么多土地,并对公益性墓地收税,防止稀缺资源流失。同时,民政部门要明确处罚对象,规范殡葬业秩序管理。

  一位从事多年殡葬业的人士指出,经营性公墓土地通过招拍挂取得,如今土地审批越来越严格,导致公墓稀缺,价格也就“物以稀为贵”。因此,要增加土地有效供给,缩减墓穴占地面积。

  同时,消费者的殡葬观念也亟需改变,不要盲目地攀比。可以通过推动葬式的多样化来实现,如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和海葬。

  目前,国家在殡葬管理费用方面仍存有空白,《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文都已经非常落后。

  墓地不能完全引用市场规律,国家必须要从人性化和尊重传统的角度,出台一部明确权责的殡葬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浙江在线记者童俊 柳博姗

[作者:黄楠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