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9岁男孩转到新班级后装病耍赖罢课 坚决不上学

2013-04-23 13:11:00 来源: 重庆晚报 
字号  

  妈妈连续两周把他押到学校;爸爸请假从外回来陪他上学;爸爸妈妈送他到没有考试的私塾;班主任说这孩子很聪明,以前成绩都在前10名;专家:转学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建议多给点时间

  好面子

  作业没完成好,怕被老师批评,他赖在家里不肯去学校。

  后来耽搁的时间太长,他怕跟不上课程,怕同学和老师看不起,更不想去了。

  要自由

  他说:上学不自由,不如摆地摊、要饭。

  为了自由,他曾经出去流浪两天,又冷又饿,最后跑回家。

  爱看书

  他不上学在家看课外书,妈妈把他的书卖了一半,他怕另一半也被卖掉,去上了半天课,又不去了。

  9岁男孩林林坚决不去上学了。

  2月26日。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天,走到南岸区南坪某小学门口,他怎么也不肯进去,眼泪汪汪。

  一个月没踏进过校门,他说:“学校不自由!我要出去流浪!”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好话也说尽了,不管用。妈妈只好带他去医院开证明办休学手续。

  听到“休学”两个字,他又说又笑,兴奋非常,平时的痛苦一扫而光。

  对妈妈付静来说,痛苦却每天跟着她。她想不通,从小聪明、懂事、成绩排全班前10名的儿子去哪儿了?她把这场“上学拉锯战”发上天涯论坛,希望从其他家长那里求得“秘笈”,能让儿子乖乖回到课堂。然而一个多月过去,林林不上学的谜底,还是没有解开。

  林林坚决不去上学了

  “正式上课第一天,他走到学校门口,眼泪汪汪的不肯进去,随便怎么劝,怎么威逼利诱,完全不听我的,眼看学生一个个高高兴兴进学校,我这个心里是越来越着急,最后,我忍不住打了他,可是打在他身上,痛在我心里,我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这不是林林第一次拒绝上学。上学期,林林已经以同样委屈的态度罢课过几次。

  第一次罢课是2012年11月,林林说自己作业没完成好,怕被老师批评。后来好几次,他说肚子痛,赖在家里不肯去学校。

  这学期开学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又肚子痛,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吃了止痛药也不管用。“看他样子肯定不是装的,我在想,肚子痛,可能是因为太害怕开学。”妈妈说。果然,第二天,他停在了学校门口。

  罢课两周死活不愿进校门

  “晚上临睡前,我给他吹头发。他让我停一下,对我说,妈妈,我明天绝对要去上学。我以为问题终于解决了,晚上睡得分外好。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我早上叫他起床,(他)却再也不肯起床,头蒙在被子里,随便怎么问他也不说话,我心里这个气呀,真想一巴掌打死他,我忍了又忍,终于出门上班了。”

  林林已经罢课两周了。这两周里,妈妈每天都押着他去学校,他有时候赖着不起床,有时候勉强出门了,可只要一走到学校门口,他就怎么都不愿意往里走了。

  碰见班上的小朋友,大伙儿看到他都很热心地来拉他的手,叫他进去,他不进去。有一次,班主任出来劝他,他撒腿就跑,逃到学校附近的居民楼。

  “我问他为什么到了学校还不愿意进校门。他说,去学校只是为了让我高兴。”妈妈说,“可他哪里知道,在校门口徘徊却不进去,更让我伤心。”

  妈妈自己当老师

  “孩子去输液,我带了数学书,打算给他讲解,他很不开心,但是又没办法。我给他讲解的时候,他不断说听不懂。我跟他讲,要认真听,妈妈讲的可能没有老师讲得浅显易懂,但既然不去学校,就得耐心听我讲。他悟性还是可以的,一静下心来,像我讲得这么差,他还是懂了。诊所的人后来跟他爸爸说,你家孩子真爱学习,这话听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林林不愿意去上学,天天待在家里,落下的功课怎么办?妈妈很着急。她想出一个办法,自己当老师,给林林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可以基本排除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愿意上学的可能,除了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其余时间林林基本上都是前10名。”她说。

  妈妈布置的作业,林林有时候做,有时候不做。他一个人在家里,往往先花一部分时间奋战网络游戏,一部分时间看他爱看的课外书,剩下一部分时间做作业。中午自己买饭吃,傍晚小区小朋友放学回家了,他就找他们玩。

  3月15日这天,妈妈回到家,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林林正坐在地上削铅笔。看见妈妈进门,他抬头直接说:“作业还没做。”然后就做作业去了。小区的小朋友很快放学回来了,他很着急,想去玩,作业写得很潦草。

  “写得不是很好,要重写一遍。”妈妈说。林林气愤极了,冲到卧室放声大哭。过了一会儿,妈妈偷偷去看他,发现他在老老实实重写,一直写到晚上9点钟。

  求助心理医生

  “我们到了心理咨询所,心理医生让我们讲了讲情况,他只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我跟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他说,孩子跟我谈论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干涉,而不是寻求答案,不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跟我说了没有用,所以慢慢地就不愿意向我诉说了。”

  3月9日,星期六,妈妈带着林林去找了西南大学心理专家张仲明。

  张教授和林林做了沟通,认为他目前的状况,是转学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建议父母多开导,多给他点时间,千万不要打骂。

  3月13日下午,妈妈又带着林林去了九龙坡区杨家坪心海心理咨询所。心理医生胡萍只听了一会儿,就觉得妈妈跟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心理医生又单独跟孩子待了一会,出来后告诉妈妈,孩子完全不配合,问他什么都不答,所以无法了解他的内心。

  3月14日上午,心海心理咨询所帮忙联系了一个专做儿童心理的咨询师。林林妈妈说,这个咨询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说话轻轻柔柔的。可是,林林还是很抵触,采取的仍然是不说话的态度。

  好想长寿老家的好朋友

  “今天问起林林想不想回长寿,林林说想,但是房子已经卖了回不去了。他看起来有点失落,说长寿的小朋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其实离开长寿前,我也犹豫过,孩子万一不能适应新环境该怎么办,但是考虑到能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我还是决定把孩子带到主城。难道我的决定真的错了吗?”

  林林一家来自长寿区,2012年2月,因为妈妈工作调到主城,林林就跟着妈妈来到主城读书。妈妈回忆,离开长寿的时候,林林与小朋友们一一告别,他那么不舍,抱着小朋友送的汽车和课外书久久不愿上车。

  到主城后,林林进了南坪一所小学上学。他从同学们口中听到一个新词———“转校生”。一堂课结束,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做游戏,他却很少出去玩,因为很少有小朋友主动找他玩。同班同学丁丁说,班上只有一个小朋友和林林玩。

  3月22日晚上,记者和林林母子俩去南坪万达广场吃烤肉。林林高高瘦瘦,穿着一身运动装,脸上表情挺丰富,话也挺多,如果不提上学的事,他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9岁男孩了。

  “想不想回长寿?”记者问他。虽然嘴里包着肉,他还是飞快地回答:“当然想了!”他不笑了,低声嘟哝了一句:“可是房子都卖了,回不去了。”

  他说,老家的好朋友豆豆、黄金、和尚都好长时间没见了,不上学之后,他有事没事就打开家里的电脑,去看他们在不在网上,可他们的头像总是灰色的。

  林林大概忘了,他在家里玩的时候,好朋友们都在学校上课呢。

  怕跟不上课程,怕老师同学看不起

  “他在家看音乐频道,听到了《海阔天空》这首歌,还把歌词给我哼出来了: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我问他,为什么歌词会这么写,为什么还要谢谢那些曾经看轻他的人。他答,因为正是他们的看轻,才让人有了动力。听到这里,我心里百感交集,我亲爱的孩子,你什么都懂,但是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路,伤人又伤己。”

  妈妈下班回家,母子俩也常常聊天。其他的事情,林林都愿意讲,但只要一提上学,他立马拉下脸,要么走人,要么不吭声。至于不想上学的原因,随便怎么问他也不会回答。

  3月18日,妈妈带着林林去学校,打算办休学手续。虽然暂时没有办成,但林林很高兴。晚上,妈妈和他谈,他终于透露了一点儿心里话。他说,这学期开学的时候,觉得上学期没考好,所以不想去读书。后来觉得耽搁的时间太长,怕跟不上课程,又怕同学和老师看不起,再加上在家里呆久了,感觉自己有点坐不住,所以更不想去了。

  过了几天,林林告诉妈妈,他现在不敢和某一个小朋友聊天了,“因为那个小朋友头脑里面是最新的游戏,而我头脑里面的游戏没有更新,所以没有话讲。”

  妈妈回答他:“以后那个小朋友会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会读初中高中大学,会知道很多很多东西,如果那个时候再见面,才会真的没有话讲。”他听了,只是沉默,不再说话。

  上学不自由,不如摆地摊要饭

  “今天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他说,上学不自由。听到这个话,我心里冰凉。原来孩子真是单纯不想上学,是懒惰。或许开始不上学还有一点点心理上的恐惧,磨了这么久,已经演变为自由懒散的心理了。我该怎样让他战胜懒惰呢?”

  妈妈记不得林林第一次说“自由”这个词是什么时候了,一个9岁的孩子,“自由”这个词频频从他嘴里冒出来。

  三年级上学期,距离期末考试还有4天,林林也是突然不去上学了。妈妈问他原因,他沉默半晌,最后鼓足勇气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出去流浪,学校太不自由了,家里也太不自由了!”说完这句宣言,他还说了初步计划,那就是用3000元压岁钱来赚钱,摆个地摊,或者干脆要饭。总之,他相信自己能好好地活下去。

  妈妈被激怒了,对他大吼:“要流浪就流浪,谁怕谁!”

  就这样,今年1月,大冷天,一大早,林林怒气冲冲地夺门而出,只穿了两件毛衣,没披外套就开始他的流浪生活。

  当天中午他跑回家了,态度诚恳地说要上学,要吃饭。可是饭一吃完,他又跑了。晚上很晚才回来,自己弄了饭吃,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他中午不回来吃饭了,晚上在楼下哇哇哭,也不愿意回家。

  妈妈下楼把他叫回家,问他流浪感觉怎样,自由不?他回答:“自由,但是太冷太饿了。”

  在这个9岁孩子的眼里,什么是自由?他告诉妈妈:“自由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作者:马婷婷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