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李克强在河南:主政七年 多干事 不张扬/组图

2013-03-16 09:00:43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2009年6月17日至20日,李克强来到河南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了解秋作物长势。(资料图片)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无数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传统的农业大省,从此向新兴工业大省迈进,李克强为中原勾画的三化路径,使河南几年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办成了许多年来想办未能办成的大事——

行驶在中原大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里高速通车总里程全国第一,在这里有密度最高的骨干公路网,开车从任何一个县城出发,20分钟就可驶入高速公路,河南的高速网已经成为国家三横三纵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郑州东站的建成使用,全国高铁在郑州十字交会,回想起当年的设想和蓝图,河南交通人念念不忘李克强是怎样拓宽思路,理清思路,科学决策的。

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新郑州大学是李克强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时打下的坚实基础。以新郑大、新河大为代表的人才强省战略已经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1998年河南在校学生14万人,到2004年李克强离开河南达到70.28万人,净增高校16所。

破解发展难题,普惠民生福祉,饱含着李克强根植基层、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滋润的是亿万中原人民的心。

河南豫南文楼村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李克强。

1995年以前,非法采集原料血浆使河南多地民众感染艾滋病毒。2002年多地相继成为疾病多发区,河南因此一度成为中国艾滋病重灾区。

面对这场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李克强多次深入病情较重的乡村和患者家中,与他们促膝谈心,在李克强的领导下,河南省委、省政府选调400名医疗骨干组织38支医疗队,到38个重点村,进入全面防治工作,确立患者“四有一不”的应急机制,即保证艾滋病患者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让一个艾滋病家庭的学童失学,实施对患者免费医疗的救治机制,2004年河南艾滋病蔓延的势头得到有力遏制。

2000年以来,河南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5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转移农村人口100万;2002年到2004年,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为河南农民增收17个亿。1998年,河南启动了电网改造,到2000年农民一年减负5亿元,现在全部实现了生活用电城乡同价;2003年,河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2007年实现这一目标。

河南的王屋山是愚公移山故事发生地,多少年吃水成为这里最大的难题,一立方米水价高达40元钱,直到2000年底,仍有8万人面临吃水难题,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让李克强十分牵挂,2002年1月20日,2500公里的王屋山饮水工程,让王屋山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本报记者 党贺喜 据河南电视台报道整理

[作者:本报记者 党贺喜 据河南电视台报道整理  编辑:徐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