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通讯:新疆蒙古族三代“骆驼客”的“骆驼情”

2013-02-18 19:36: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8日电(孙亭文 周海霞)蒙古族民众李加热的家位于著名的新疆天山南麓,当中新网记者走进他家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和其他牧民家有什么不同。可当和李加热以及他的家人聊天后就发现,他们家到处都是骆驼的印记——墙上挂着赛骆驼获的奖牌,柜子里放着赛骆驼获的荣誉证书,谈话时三句话离不开骆驼。

  据和硕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刘英明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典型的“骆驼世家”,李加热家养的骆驼每年都代表和硕县参加当地大型的那达慕大赛(蒙古族传统节日)、代表巴州参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年都能载誉而归。

  祖父倾尽家财从内蒙古购进50峰骆驼

  李加热的父亲依岱说起当初骆驼的事情,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和硕许多牧民都开始养牛或者羊。李加热的祖父则对骆驼情有独钟,就带上所有积蓄,到其老家内蒙古,购买了50多峰骆驼。老人赶着骆驼,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一个多月,硬是走回了和硕。

  依岱说:“我父亲从小就喜欢骆驼,在他的记忆中,骆驼能吃苦耐劳,好养,对主人非常忠诚,在沙漠中不会迷路。所以他认定要养骆驼,当时谁也不认为养骆驼能挣钱,就是喜欢罢了。”

  此后,依岱就开始与骆驼为伴,天天到山上放骆驼,骑骆驼,和骆驼24个小时呆在一起。很快,他也离不开骆驼了。“骆驼吃得特别少,10天吃一次草就行,喝水也少,但驮起东西来从不偷奸耍滑。”记者感觉依岱叙述骆驼的时候,就像骆驼是他的同伴,而不是单纯的牲畜,足见他对骆驼的感情有多深。

  本来只是喜欢骆驼,没想到真养了骆驼后,驼毛、驼奶都可以卖钱,不但没有像别人想的那样赔钱,反而因为当年下了20多头小骆驼,挣了好几万元钱。就这样,骆驼给这个家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从而把骆驼持续地养到了现在。

  参加比赛让骆驼身价倍增

  骆驼是两年产一次仔,后来知道依岱家养骆驼的人多了,来买骆驼的人也多了。依岱只卖公的小骆驼,把母的小骆驼留下来用于繁衍后代。

  “当年一峰小骆驼只卖800元左右,大骆驼也就1000元左右,现在一峰小骆驼可卖六七千元,大骆驼可卖到八九千元,2012年我家光卖小骆驼就挣了20多万元,比那些养羊的挣得还多呢。为啥,羊吃得多嘛,骆驼好养,成本低嘛。”依岱说。

  依岱给记者算了一笔帐,除了骆驼,驼奶因为稀少,价格也非常贵,50元/公斤,专门有人到放骆驼的地方收。“一般来说,每年3-6月,我的驼群里总有十几峰刚产完仔的骆驼,每天可以挤30多公斤驼奶,算下来,一年光驼奶又是十几万元的收入。加上驼毛每公斤有50元的收入,每年至少有30多万元的收入。”

  据悉,自1997年开始,依岱闲暇之余又开始训练骆驼赛跑。放骆驼时,就驱使骆驼快速奔跑。刚开始他只是为好玩,没想到第二年,新疆举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有赛骆驼项目,和硕县文体局的官员找到他,动员他带骆驼参加比赛。他训练的那峰骆驼也真争气,获得第一名,奖金2000元。获奖的骆驼马上身价倍增,在比赛场上就有人出6万元,想买下获奖的骆驼。依岱舍不得卖,牵着骆驼就回来了。

  此后,他对训练骆驼赛跑又产生了兴趣。经过琢磨,他总结出经验:骆驼比赛前一个月不给吃东西,只喝一点水,因为骆驼胖了跑不动。这样训练骆驼20分钟可以轻松地跑1000米,比赛时就能更好地发挥,跑出好成绩。

  后来,他家的骆驼不仅每年都代表和硕县参加当地的那达慕大赛,还都代表巴州参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能载誉而归。

  祖孙三代“骆驼客”的“骆驼情”

  后来,依岱年龄渐渐大了。从2002年开始,依岱的儿子李加热及其弟弟开始代替他训练骆驼赛跑,一人训练一峰,他家的骆驼获奖就更多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多得都需要拿个大盒子放。今年兄弟俩准备一人再训练两峰骆驼,看来,今后的奖牌和荣誉证书需更大的箱子放了。

  放骆驼的南山离他们的家有100多公里路,以前他们总是骑摩托车去看骆驼,2012年家里添置了一辆桑塔纳2000,兄弟俩就开车到南山的房子里,再换骑摩托车到山里去。

  “现在我也和父亲一样,离不开骆驼,只要一个星期看不到它们,心里就急得像火烧一样,就得往山里跑。倒不是因为它是我们家的摇钱树,是因为我跟骆驼有很深的感情了。”李加热说。

  说来也奇怪,这些骆驼在李加热祖孙三代“骆驼客”的照顾下已经有20多年了,可是从来没有一峰骆驼生过病。

  采访结束后,中新网记者感受到,虽然这家人从没有把养骆驼当做一个产业来做,但是骆驼世家凭着对骆驼的爱,硬是把养骆驼做成了一个产业,他们家目前已经有了150峰骆驼。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