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媒体刊文谈军民融合式保障机制:应由市场到战场

2013-02-18 15:39:00 来源: 中国国防报 
字号  

  让军民融合式保障机制合上时代节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在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需求越来越大、保障内容越来越复杂、保障时效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创新发展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军民融合式保障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后勤保障潜力,将是提高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

  创新民力动员的国家运行机制

  运用民力支援军事行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法规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把社会保障力量融入到整个战争框架之中,以确保社会保障力量在战争中的合法运用。世界各国通常在中央政府设有国家级的战争动员机构,如美国的“紧急行动委员会”,英国的“国防参谋部作战需求委员会”,法国的“国防总秘书处”,日本的“国防事务局”等。

  我军创建初期,民力动员是建立在党与人民血肉联系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以“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坚定政治信念,无偿地为军队打仗提供全面支援。建国之后,我国相应建立了由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动员体制,这些动员机构及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和形成的,在历次反侵略战争和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转变,原有主要以“情感支援”为基础的民力动员机制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一是机制运转难,法规落实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股份化、私有化,动员征用企业人员、设施设备及物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被征用人员的经济收入,现有法规缺少具体政策;二是一个机构多块牌子,专职人员到位难。各级国动委下设办事机构挂靠在相应职能部门,一个办公室多块牌子,一个办事员兼管多项工作,专项任务无专人负责。三是多头领导,方案计划执行难。国防动员机构隶属本级政府领导,同时又受上一级国动委和军事机关领导,在力量动员、调拨使用上容易发生冲突。鉴此,应针对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的时代特征,完善国防动员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外国有效的经验做法,首先完善国防动员的法规体系,对动员机构人员编制、职能定位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是建立经济补偿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收入状况,明确征用人员、装备经济补偿标准。

  改进保障能量的转换机制

  物流全球化和供应市场化的发展,使军民融合的空间更加广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行由市场到战场的军地联供保障,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物资保障的基本模式。一些外国军队正努力探索在不断提高军队自身补给能力的同时,建立与民间物资流通系统密切合作的补给系统,以从现地获取补给品,提高物资运补效率。如,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曾运用商业机制使沙特阿拉伯的炼油厂不仅生产符合美军标准的油品,而且还负责直接运送至美军基地;美军租用的商业机场承包商不仅提供了完备的机场设施,同时还负责对美军飞机的加油勤务。目前,美军实施直接供货商保障的物资已经达到军队物资需求量的50%以上。

  我国市场经济基础雄厚,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为建立军民融合储供机制创造了条件。但在物资储备上,仍然没有完全从“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传统理念中解放出来。因此,一是采取开放式的物资储备法,变军队独家储备为军地联合储备。充分利用市场仓储设施,储备军地通用物资;利用市场流通体系,实行就地就近供应;利用市场营销体系,签订供货合同,把作战物资的静态储备变为动态储备,减少期限性损耗和浪费,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二是提高物资储供信息化水平。利用国家物资编码技术,将军用物资融入社会物流系统,将战场所需的物资、装备和设施的代码信息、管理信息、制造厂商信息等都进入国家统一编码系统,建立国家统一的军用物资信息平台,确保社会资源能够根据战场需要实施快速动员、快速筹集,并迅速转化为战争保障能量。

  完善武器装备的军地联供联修机制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对新装备维修保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及时的装备技术保障,对保持、恢复和改善装备性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一是应建设军地通用装备器材的联供机制。只要属于军地通用的装备器材,军队不再设立专门的供应机构,一律由地方技术部门及专业公司实施联合供应。二是推行军地联保,发挥地方技术骨干的作用,深入部队面对面的指导。例如,在演习中,将工厂技术员编入修理所,伴随部队检修维护新装备,以保障部队快速机动和按时完成演习内容。三是依托地方科研机构培训技术骨干。新装备、新技术投入使用后,部队要与科研机构挂钩,本着“谁开发谁培训、谁生产谁指导”的原则,为部队培训新装备维护检修能手,确保形成保障力。四是建立军地联修协作机制。地方机械厂、修理厂,以及相关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维修技术和先进的维修设备,只要健全机制和合理组织,就能为军队承担武器、战机、舰艇、车辆以及大型复杂装备的维修任务。在海湾战争中,美军80%的技术保障力量来自民间公司和私营企业。我国民间工业发展迅速,部队可与驻地修理机构、开发公司建立协作机制,对通用装备就近就地修理,对通用技术军民共享。

  发展平战结合的产品研发机制

  目前,世界各国在许多技术领域都建有军民兼容的研究发展机制,以便充分整合技术资源,减少科研成本,提高新产品的通用性。例如:俄罗斯许多民用飞机、船舶,在主要技术上都是按照军事要求设计制造的,具有很强的军事适用性和战时保障功能。美国的大部分民用货船,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国防和军队行动的需要,一旦被征用,通过简单改装就能投入军事行动。美、英等国研制的滚装船既可用于远洋运输,又可输送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素有“浮动军械库”之称。

  我国民间科技资源丰富,在军用新装备、新产品尤其是军用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有着巨大潜力。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潜力,一是应着力构建军民融合的科研机构。军队后勤使用的众多装备器材,是从民间引进的,或在民用基础上改进的,这些通用装备若能进行共同研发,则可大大减少军队科研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整合军队内部装备研究机构。军队各军兵种都有各自的装备研究所,各成体系、互不干涉,研制的新装备、新产品兼容性差,造成部分装备维修难度大,使用成本高;有些新装备虽然效能很高,但与其他装备的配套性差,难以融入现有装备体系。这些问题应通过整合研发机构、归口军事需求、统一技术标准等措施予以解决。三是合理配置军地科技资源,形成科研、生产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运作机制,将科研领域中的战争准备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效益。(张志伟 张耀东)

[作者:张志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