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视野

韩日新领导人互相示好 明年2月22日是敏感点

2012-12-21 14:2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12月21日电 随着韩国大选计票工作基本结束,东亚最重要的几个国家的领导人换届就算尘埃落定。毫无疑问,发展经济仍会是他们接下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他们的外交政策走向照例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

  朴槿惠提韩日关系历史认识前提

  12月20日,韩国和日本新当选领导人同时表态,他们会寻求通过合作改善最近陷入紧张的两国关系。

  安倍和朴槿惠的表态倒不一定完全是为了争取国内支持而口头说说。因岛屿主权、渔权和历史认识等问题,韩日以及中日之间最近几个月外交矛盾骤然增加,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三国之间的多项经贸议程被迫搁浅。另外,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问题仍然需要三国合作应对。

  20日上午,日本候任首相安倍晋三发表声明,对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表达了欢迎之意,还提到日本和韩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战略利益”。

  安倍晋三称,他愿与韩国密切合作,保卫地区安全、加强双边关系。“我希望与当选总统朴槿惠达成深刻的相互谅解,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日韩关系。”

  几乎与此同时,朴槿惠发表讲话触及了地区内的地缘政治问题,但没有直接提到安倍晋三的言论。

  朴槿惠说,她会努力扩大东北亚以正确认识历史为基础的和解、合作与和平。朴槿惠所说的“正确认识历史”是韩国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应当对一个世纪前殖民朝鲜半岛期间的行为(包括慰安妇)发表新的正式道歉。

  首尔延世大学教授、朴槿惠竞选期间的对外政策顾问李正民说,她从几乎所有角度强调了韩日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了日本正确认识历史从而把双边关系提升到新水平的重要性。

  朴槿惠期待着与安倍晋三政府建立一个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关系。

  当天上午,朴槿惠分别会见了美国、日本和中国驻韩国大使。

  安倍外交政策随时可能调头

  对于领土和历史问题,安倍晋三素来对中韩两国言辞强硬。近几个月,因钓鱼岛问题,中日外交关系骤然趋紧。安倍晋三曾激烈批评野田政府没有采取足够措施保卫日本所谓的“尖阁列岛”(中国称钓鱼岛)。但是,作为反对党,言论的尺度当然可以大一些,一旦正式组阁之后,会不会完全按照竞选时的言论行事,恐怕又是另一回事。2006年安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时,亦曾发表类似的鹰派言论。但组阁后很快就转变态度,出人意料地访问了中国和韩国,缓解了与中韩的双边关系。

  静冈县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小针进说,相比中国,安倍晋三现在更可能对韩国采取务实的态度。但如果他觉得遭到韩国的挑衅,那他很可能让自己的政府采取与前几届政府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可能引发严重冲突。

  明年2月22日可能成为韩日关系的一个引爆点。

  2月22日是日本所谓的“竹岛日”,当天日本会为宣誓对“竹岛”(韩国称独岛)的主权而举行庆祝活动。而三天之后,又恰恰是朴槿惠宣誓就职的日子。如含双方能否冷静应对,尚难逆料。

[作者:张健康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