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专家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利于中美互信

2012-12-20 17:09:00 来源: 国际在线 
字号  

  原标题: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利于中美互信

  第23届中美商贸联委会日前闭幕。当两国新领导层在经贸领域的会谈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有美国媒体发出悲观论调,称中美战略互疑达到“空前高度”。一时间,关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上看,守成大国受零和博弈思维的影响,往往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充满疑虑与敌视,总是试图阻止后者的崛起步伐。今年以来美国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纠纷上的表现,便是典型案例。表面上,美国声称不选边站队,但是就在美国参议院日前通过的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明确规定《美日安保条约》的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指出,美国之所以卷入中国与周边的领土纠纷,是为了落实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国力是下降了,它国内的问题一大堆,现在面对财政的危机。但同时美国还想恢复世界领导地位,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恢复它用了一个方法,叫rebalancing(再平衡)。它认为失衡了,失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崛起,说得模糊一点是因为亚洲的崛起。美国在许多方面原来那种绝对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已经不在了,所以想恢复平衡。”

  近年来,美国不断细化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规划与布局,包括增加在太平洋的军备部署和军演、加入东亚峰会强调政治与安全、提议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主导亚太经济发展等等。特别是奥巴马获得连任后首访便选择亚太地区,进一步表明了美国要在亚太发挥更大作用的姿态。

  但是,美国的一系列“再平衡”措施恐难取得预期效果。亚太各国深知自身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不希望成为大国实施野心的棋子。日前东盟与相关各方启动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的谈判,便是最好的明证。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指出,美国在重返亚太过程中,实际上损失的一面更多:“对美国来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通过这些国家给我们找了一些麻烦,牵扯外交上的精力,美国觉得是达到了牵制中国的目的。另外一方面,美国也有失,失的方面是让中国周边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承诺产生了不信任。像菲律宾这些和中国找麻烦的国家,美国到底给什么好处?我觉得可能这些国家觉得美国的支持都是口头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它们来和中国叫板,来找中国麻烦,它们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面对周边纠纷增多与美国动作不断,中国今年以来沉稳应对,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有关各方应以大局为重,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并希望美国不要选边站队,以避免问题复杂化;另一方面,中国派出海监船到相关海域巡航,并成立三沙市在南海行使主权。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外交原则部分,包含了更多明确表达态度的内容,比如“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等等。对此,中国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苏浩认为,这些表述显示了中国外交的“有所作为”成分正在增加:“我们捍卫国家领土主权,这是国家核心利益,不能受到侵犯。随着现在中国的发展,应当采取比较强有力的措施,对我们国家领土主权进行保障。由于对方已经改变形式了,我们不得不做出应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有效应对在美国背后挑动之下所导致领土争端的一个以行动对行动的措施。”

  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中关系正常化四十年来的事实证明:友好和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所谓中美战略互疑达到“空前高度”的论调,显然与发展潮流不符,反映出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的无端猜忌。事实上,正是美国加快落实“再平衡”战略,才导致中美互信下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表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奥巴马总统也说,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在当前利益高度依存化的时代,中美只有构建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才能破解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难题,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共促世界和平发展。(记者 陈雨)

[作者:张艾京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