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评论:优质服务是日系车恢复元气的重要支撑

2012-12-13 08:40: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从日系品牌流失员工更容易受到其他品牌店青睐这点来看,也说明日系品牌的服务能力仍处在行业较高的水平。

  “我们三年以上的老员工已经走得差不多啦!”广州某日系品牌4S店一位入行一年多的销售顾问小陈向记者介绍道,之前的数年里,这家4S店的员工流动率一直处于本市较低水平。无独有偶,记者在另一家日系品牌经销店内发现在岗的销售人员只有4名,销售经理坦言,因为销量大幅下滑,销售人员目前已压缩到了正常编制的1/3。

  今年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车市,经销商从业人员也出现了大规模流动。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华南市场一直风生水起的日系品牌,也惨遭销量滑铁卢。自钓鱼岛事件以来,日系车型在华的销量便受到重创。数据显示,日系车在华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于10月份跌到了7.61%,这是日系车销量有统计以来首次跌破10%。日系车在国内销量为225543辆,与去年10月的247927辆相比,同比下跌9.0%。

  尽管厂家透露的信息中已显示,日系品牌年底已在华南市场快速反弹,销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但日系品牌要收复失地却并非那么容易。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这包括中日关系的走势如何?广州限购后是否会改变汽车消费市场格局?韩系品牌强势进攻将如何瓜分日系品牌的市场蛋糕?大众等品牌的“北师南移”给日系品牌带来多大的竞争压力……

  华南市场,这个日系品牌的大本营,能否庇佑它实现绝地反击呢?即便市场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无论是日系车企还是经销商,都对日系品牌坚守华南的信心不变。

  今年11月下旬举办的广州车展上,丰田、本田、日产都以历史最高规模参展,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中国市场的决心。丰田(中国)总经理北田真治还将广州车展看作是丰田的转折点,笃定丰田在中国加速发展期正在到来。

  近期与不少经销商人员闲聊时,也发现他们对日系品牌渠道上的信心十足。据一位日系品牌从业人员介绍,日系品牌比其他品牌都更重视售前、售后的接待流程,从业人员的整体质素在业内也处于较高水准。而从日系品牌流失员工更容易受到其他品牌店青睐这点来看,也说明日系品牌的服务能力仍处在行业较高的水平。此外也透露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诉求。

  记者也有切身的体验,在广丰经销店,三年前和三年后的进店感觉几乎没有差异,从销售顾问的门口迎接、展厅内环境布置、快修保养的简介流程等,不仅在一家店如此,不同店也有相同的感受,正是这种服务的一致性在给客户带来愉悦的感受的同时,也大增对品牌的信心。

  此外,在华南市场,也是日系经销店率先将售前经营模式引导到增值服务上。随着经济发展和汽车文化普及,汽车销售利润大幅减少,售后服务比重增加,这两年已经在我国一、二线城市有明显表现。这迫使经销商不得不调整经营比重,转换单一的销售模式,增加售后服务的软硬件投入,同时根据需要适当增减服务项目。而在华南不少航空母舰式的日系经销店,年销量可以达到3000-4000辆,而经销商的关注点已经从售车利润转移到更多方面: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精品、汽车美容、汽车服务等。很多销售人员的佣金中,单车提成只占据了收入的一半,而其他服务项目的推荐则直接决定了另一半的收入。例如,销售一辆10万元的车,销售顾问只能拿到50元的提成,如果未完成既定销量目标还可能没有提成。但推荐一个加装礼包或者养护套餐则可以轻松拿到几百元提成。

  业内不少人的观点是,“明年的市场可能比今年更难熬”、“汽车销售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汽车消费开始从感性消费走向理性消费”。但对于车市的前景,特别是日系车的市场前景,本地市场则不断向记者反馈出利好的因素。华南市场对日系品牌一直有种无法割舍的感情,日系品牌销量下滑,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更重要的是受中日关系的影响,而非出于消费者内心的真实选择。而在事件发生后,日系品牌出台一系列关爱政策,则为消费市场带来了较好的影响,从情感上已经拉拢了不少人心。(邵玉梅)

[作者:魏巍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