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杨家龙小学学生在学校餐厅快乐分享营养餐。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湖北省秭归县4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1.6万多名农村中小学生吃上了由国家提供的营养餐。
王辉富摄(人民图片)
“中央财政给每个孩子每天补助3元钱,这钱怎么够吃?如何监管?”“还有近半的试点学校没食堂,这不是有米没锅吗?”……关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社会上疑问不少。
就这些问题,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称“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作出回应。
为何不是免费午餐
改善计划是一项营养膳食补助,是在“做加法”
本报记者近日在云南、宁夏、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调查发现,因为各地物价和消费水平不同,如果只靠中央补助的3元钱,有的地方的确存在孩子吃得不够营养,甚至吃不饱的情况。
这位负责人表示,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营养膳食补助,不是“免费午餐”。这个计划是“做加法”的过程,并非代替午餐,也不是国家将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午餐“全包”了,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一个补充和改善。据调查,在许多贫困地区,午餐的主食是孩子从家里带的,“三元钱”的营养餐在一些地区可以解决午餐“副食”的问题,在另外一些地区,可以作为课间的营养补充。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整套的政策体系,而不是单独的一项政策;是多种途径、多种形式,不是全国‘一刀切’。”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一半以上的试点学校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中央鼓励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因为这样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可控。但很多地区没有这个条件,需要因地制宜确定供餐模式。
此前,外界一直流传营养改善计划“有米无锅”的说法。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和全面,中央财政从2011年至2013年安排约300亿元的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将实现所有试点地区的农村学校都有一个食堂(或者伙房)的目标。国家以往实施的一系列有关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如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工程等,其中也都包括食堂建设的资金。因为食堂建设是基建项目,要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好确实还需要一个过程。
资金怎么开源
专家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和慈善组织参与计划
有专家认为,要保障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社会力量都要有所承担。
记者了解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从当地吃牛羊肉的实际出发,除了中央对每位学生补助的3元外,自治区财政再补助1.6元。
而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教育局副局长白志梅说,光嵩明全县有8所中学和55所小学共近3.4万名学生被列入省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由于昆明财政条件相对较好,云南省级财政不配套资金,嵩明县全年所需资金2029.38万元由市级承担60%、县级承担40%。
不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多位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如果地方财政确实没有余力追加投入,又该怎么办?
有专家建议,这种情况下,不妨引入一些社会力量和慈善组织,来共同完成营养改善计划。比如政府是否可以寻找爱心帮扶企业赞助,还有的公益组织在营养餐的运作和管理上都比较有经验,也不妨择优纳入到计划中来。
资金如何管理
建立实名制学籍信息系统,防止虚报冒领补助资金
记者了解到,为了摸清营养改善计划落实的情况,全国学生营养办不久前曾经组织了一次全面督查。
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学生营养办主任鲁昕介绍说,督查组对22个省份68个试点县120多所学校进行了专项检查之后,发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操作比较简单,课间加餐比例偏高;食堂缺口较大,就餐条件较差;食堂从业人员工资没按要求由地方财政落实,存在挤占公用经费问题;食堂运行成本较高,资金压力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县城就读的农村学生未纳入试点范围;部分地区存在挤出效应;缺少工作经费,影响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等。
事实上,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一直为社会关注。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位负责人表示,几个月前,财政部和教育部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应纳入地方各级政府整体信息公开工作范畴,统一管理。学校应为学生、家长或者其他组织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定期通过学校网站(页)、校园信息公告栏、电视、报刊、微博、短信、微信等公开营养改善计划相关信息。
据介绍,为准确掌握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信息,教育部正在逐步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实名制学籍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信息进行有效监管,用技术手段来防止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本报记者 张 烁 赵婀娜 魏本貌 胡洪江 袁 泉 丁 汀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