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环卫工作的,对环境很敏感,最能发现细小的变化,知道哪里不一样了
我们每天早上6点上班。6点半,我就会骑着电瓶车出来转一圈,检查辖区内的100多个厕所,每天换片区查。
干环卫工作的,对环境很敏感,最能发现细小的变化,知道哪条路近、知道哪里不一样了,所以就特别能感受到镇江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你看,中山西路的马路牙子从水泥变成了大理石;这条朱方路,原来一下雨,跑马山上的烂泥就往下淌,两个人一前一后扫都扫不干净,前段时间改了下水管道和管网,现在可好了。
你看,这是南门高架桥,原来是坑坑洼洼的道路,还有一个煤场,扫过就是一鼻子灰,现在煤场搬到了郊区,环境也好了。
你看,这是我们的长江路,1988年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归我打扫,看到慢车道两边的树了吗?当时的长江路只有一条慢车道那么宽,现在不仅拓宽了三四倍,而且成了我们机械化作业队的服务范围,都用扫路机扫地,多威风!
还有火车站的大鹏公厕,原来全部是灰尘、烂泥,现在贴上了瓷砖,有了残疾人通道,成了二类公厕。听说,这里还将改造为一类公厕。
从2005年开始,镇江市启动了大规模的老小区整治工作:建起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所有化粪池清理后填埋。这都是由政府投资的市政建设工程。我们队配合做化粪池的清理填埋工作,一栋楼房清一套,一天清两个,一直持续了6年。镇江市老小区改造和公厕改造工程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工作强度,不但如此,现在整个镇江市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60%以上。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队也开始走向市场。跨过这座润扬大桥就到了扬州,因为我们施工质量好、服务好,常有扬州的企业打电话请我们去处理化粪池。算下来,今年我们已经给集体创收了40多万元。
用自己的有偿服务挣来的经费可以补贴片区内无偿服务的开支。很多老小区不属于我们无偿服务范畴的,我们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费用。一年下来,辖区以外的义务服务也有50多次。
今年5月,镇江举办了“长江音乐节”,10月举办了“草莓音乐节”,我们队坚守在现场,保障简易厕所的正常运转,几乎是免费提供服务。这可是镇江市的大活动,必须保证顺利进行,我们环卫工人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年区里开人代会,我都呼吁改善特殊行业的待遇,要想办法后继有人啊
1988年来镇江的时候,一个月拿105元工资。因为工作强度大,手全开裂了。第二年回老家的时候,有人问我干什么活,我都不愿说是在清粪。1990年,我回老家跟爱人成亲,也没跟她说工作的事儿。
当初同一批从老家来镇江环卫局的46个人,如今坚持下来的只剩下两个人。2005年,我们全家的户口都迁到了镇江,成了新镇江人。
2000年,我当选为镇江市“百佳文明职工”,后来还成为全国建设系统劳模、全国劳模。干这行,没有感情是做不下去的。我是润州区人大代表,每年区里开人代会,我都呼吁改善特殊行业的待遇,要想办法后继有人啊。
从2007年起,镇江市给我们环卫工人办了参保手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还几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加了岗位津贴补贴,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但即便这样,环卫工人的收入还是很难跟别的行业比。我们队里的老司机,去四川开旅游大巴,一月能挣6000多元。现在清粪队只剩下8个人,我44岁,是最年轻的。
劳模开会的时候,我经常找各地来的清洁工人代表,跟他们交流心得。全国的环卫部门都面临一个问题:招不到人。
我们这个行业,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我是初中文化水平,妻子是小学文化水平,但还是需要不断学习。车子不会修,我就打电话去南京厂里面,请他们电话指导,自己动手把吸粪车修好;很多小区的化粪池并不按照一般的规律建,我们就得凭着经验来找。
缺人是整个环卫行业面临的问题,关键在于年轻人不肯干。机械化作业已经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工作强度,但还是需要相应地提高待遇,还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我妻子从老家来到镇江后,也在环卫所干清扫工作。妻子负责的片区在我女儿学校附近,她就不希望妈妈参加家长会。我平时清粪,见的人少,女儿就希望我去。我就教育女儿说,工作不分贵贱。
现在,我们清粪队的2部热线电话每天都响个不停,遇上公厕漏水、下水道出啥问题,老百姓都会给我们打。镇江有个“12345市政热线投诉平台”,“12345,有事找政府”,咱们也是政府的一个单位,必须给老百姓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