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军训晕倒,说到底是教育“缺钙”

2012-09-18 14:15:00 来源: 新华日报 
字号  

  日前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透露: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有评论认为,学生体质下降源于教育“缺钙”。 《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军训晕倒症结何在

  莘莘学子一路过关斩将,跨进高校大门,却晕倒在军训场上。学生累倒了,按医嘱吃药休息,便可恢复。但他们的身体素质、抗压能力真正得到恢复了吗?试想,高校学子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腾出精力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又如何在步入社会时,调整好心态,抵抗就业压力干出一番事业?

  要想开出良方,就必须知道症结所在。

  升学率让体育课变得可有可无。目前,无论是政府考评还是家长择校,关心的第一指标仍是该校的升学率,使得“唯有读书高”的施教理念呼声高涨。体育课和文化课面临冷热两重天,从书包的重量就能体会到孩子们从小学习负担之重。“课外辅导”、“第二课堂”让学生不堪重负,很多学生表示即使有一个难得的假期也不想再参加什么体育运动了。小学如此,步入中学,繁重的学习任务更是让体育课不得不弱化。再者,有些家长只重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加之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宠着、惯着。为了不影响其学习,将学习以外的事情大包大揽,缺乏锻炼的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上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衡量高校水平不仅要看其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学生的体质健康也应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工作水平评价体系中。众所周知,学生的体质健康不是一朝一夕能锻炼出来的。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精心培育、浇灌,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抵御得住风雨。这要求我们的体育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学校运动会上常听到的口号,希望这句口号真正回归学校、回归社会。(四川在线 李 洁)

  大学生为何“站都站不住”

  北京大学二年级学生军训,两周之内,近3500名受训学生看病的达到了6000人次。这种情况并非北大独有。另一所高校的负责人开玩笑说,今年该校新生开学典礼一个晕倒的都没有——“我们都是坐着的”。

  大学生为何“站不住”?重庆一位大学教授对记者评价,这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对青少年“摧残”的结果。他形容,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青少年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这位大学教授的说法过于绝对,大学生的体质问题不能完全归罪于中小学。北京大学接受军训的是二年级学生而非新生,如果说新生身体素质不佳,那么在北大求学一年能够参加足够的体育锻炼,身体也该“补”回来了。

  1985年以来的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相较2005年,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不管是谁的责任”,高校应该考虑如何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要把孩子们以前落下的“补回来”。

  很多高校往往乐于介绍该校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科技奖项,出了多少院士,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多么显著,极少有人会谈到学生身体素质。如王登峰所言,“我们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健康列入其中”。

  诚然,体育在中小学仍然面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由于升学的指挥棒,“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奥数等各类辅导班。一些学校没有开足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也能省则省。为了防止安全事故,部分学校取消了跳箱、鞍马、单双杠、足球等等。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天文观测等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的课内外活动也都能少则少。

  一个也许费尽力气通过了中考和高考、却在开学典礼上晕倒的学生,真的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吗?大学校长和中小学校长应该停止互相指责,尽快互通有无,研究对策。家长也不应把责任都推给学校。甚至增加体育课课时,也不是那么重要——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比增加课时更难也更重要。

  更应反思的是每一位青少年:我们“宅”在家里发胖,中国也将是个虚胖的孱弱国家。我们在开学典礼上晕倒,中国又怎样“站起来”? (中青在线 张 国)

[作者:肖媛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