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商城挑起与国美商城、苏宁易购的价格战引起了社会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家电业的第三次商战,是电商模式与传统模式的竞争,是中国家电产业第三次商业模式变革前奏。也有人认为,京东此次价格战半虚半实,炒作迹象明显。京东商城价格实时调节,部分产品先涨后降,最终京东承诺的“所有大家电价格均比苏宁国美便宜10%”难以兑现。
回顾国美和苏宁之间此起彼伏的“价格战”,我们发现与京东商城发起的“价格战”相比,“价格战”之间居然也有很多的不同。
美苏之间的“价格战”最终的结果是确实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尽管,京东CEO刘强东对部分价格优势产品“当机”缺货、备货不足道歉。仍然令传统消费者对线上交易更加难以置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费者的话,令京东发起的“价格战”胜负立分。
这位消费者表示,“即便国美、苏宁比京东贵10%,我肯定选择国美、苏宁,看完样机,马上就可以拉回家,京东只是用来查询和比对价格”。
而美苏之间的“价格战”,最终都会得到厂家的支持,最终出现多赢局面。
一方面厂家“以价换量”,通过牺牲利润换来了规模快速增长,国内品牌通过国美、苏宁得以高速扩张,迅速将外资品牌边缘化、小众化。像海尔这样的白电巨头,目前在国美、苏宁的销售比重都在30%以上。
另一方面国美和苏宁都在“价格战”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相互竞争促进竞争双方发展的模式并非家电连锁所独有,像肯德基和麦当劳就是快餐业的典范。此中的关键在于,他们都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并从中获得可观的利润以支付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巨额成本。
反观京东的“价格战”就非常缺少底气。目前国内电商企业还没有一家可以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说到底,刘强东此前说过的“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是一句非常不负责任的话。虽然这可以作为一个短期策略,但是不能给股东或投资人创造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如果不考虑赢利,一味做赔本的生意,那么我想任何京东的决策层角色,都很容易做到现在京东做的这些事。
因此,当京东表示已经获得厂家对其价格战的支持时,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厂家对京东“价格战”的支持实际上只是在观望。这既不是支持,也不会反对,也并没有期望京东能改变当前家电销售的疲态。
其背后所能吸引厂家关注的并不是京东“价格战”的成败,而是消费者对电商形态的反映。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和零售的结合。一种是互联网从业者向零售业的渗透,另外一种则是零售业向互联网的扩张。谁的资源更多,成功机会更大。
对于厂家而言,如何将自身资源向互联网转化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家电连锁和电商经历这些年的发展瓶颈已现,需要从开始的粗放走向精细化运营的征途,“价格战”或许不可避免,但此战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们,远不如国美、苏宁轻车熟路。何丹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