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华侨华人“武”动世界 增加文化认同感加深交流

2012-08-08 14:16: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华文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海外华人学习武术等民族体育,不仅可以增加文化认同感,更是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队登台表演,那是中华民族体育第一次走向世界。就在去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武术同另外7个项目成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的备选项目。在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今天,我国政府及民间组织也采取了一系列方式促进华侨华人了解并学习武术、舞龙等中华特色运动。

  体育运动,要从娃娃抓起。7月24日,中侨华运专项基金在京成立。它专注于普及和推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尤其是中华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

  近几年,华侨华人体育运动进一步学术化。各华侨学校相继开设民族体育系列课程,以授课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2011年4月,华侨华人体育研究会在暨南大学成立。这也是华侨华人积极振兴中国体育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必然要求。

  种下一颗种子,日后生根发芽。每一位华侨华人新生代在“寻根”之旅中都会感受到民族体育的独特魅力。短短的14天,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南少林武术营的孩子们就能够学会整套的武术动作,这对于在新西兰没有武术基础的他们来说,十分难得。7月22日,寻根之旅天津营营员也体验了武术精髓。由于中国功夫特有的神秘气息,孩子们都很好奇,围着老师问东问西,表现出了对于民族体育的深深喜爱。在扬州,在丽水,在祖国各地,孩子们用心“寻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担负起了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的重任。旅俄华人在莫斯科创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学校“和道”成立一年多来,已经培训了大约200名爱好中国武术的俄罗斯人。从事IT工作的弗拉基米尔·罗谢夫表示,练习太极拳使他全身充满活力。加拿大卡尔加里华人莫凡开设的“太极武术传播中心”也希望借着武馆开幕,传扬中华文化。

  从残疾人到武术冠军的华人武术教练邢永涛先后去马来西亚、荷兰、英国等地教学,使中国功夫遍地开花。

  此外,绝大部分的华侨华人中华文化比赛将武术列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今年举办的首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的才艺展示内容,就将武术包含其中。华人全球武术大赛更是通过切磋武艺,加深文化交流。

  里斯本中文学校小型操场,10名10岁左右的华人男孩在葡萄牙武术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有板有眼地比划着招式。外国人取得真经后,反过来教中国孩子,这一幕很有趣。愿每一位华侨华人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亲近民族体育,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路上。(王朝阳)

[作者:王海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