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双台风”或带来新一轮降雨 郭金龙调研立交桥区

2012-08-03 03:39:00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昨日(2日)上午,市委书记郭金龙到“7·21”暴雨积水严重的立交桥区调查研究。他强调,在主汛期要在加强城市应急管理中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切实管用原则,能办的事先办,确保主汛期不泡车、不伤人。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协主席王安顺讲话,市委副书记吉林一同调研。

  察看两桥应急准备措施

  郭金龙先后察看了左安门桥、莲花桥汛期应急准备措施。两桥在“7·21”暴雨中积水严重。作为应急措施,相关部门在桥区辅路设置挡水墙,以便在紧急时刻,对辅路实行断路,分流雨洪,确保主路安全。

  郭金龙现场观看了应急措施应用演练,并慰问备勤抢险队员,感谢他们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顽强奋战,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确保主汛期群众安全。

  随后,郭金龙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

  要做好地下室防洪排涝

  郭金龙指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面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一方面着眼长远,一方面立足当下,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在雨洪来袭的紧急情况下暂时断路,可能会给市民带来不便,但换来的是群众的安全。提高立交桥排涝应急能力,十分急迫,必须加快工作节奏,能够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制定切实管用的方案;各种应急措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组织实施中,要确保安全和有序。核心城区要举一反三,借鉴立交桥应急措施,加强疏导和管理,重点做好老旧小区、地下室的防洪排涝工作。

  做好应对“双台风”准备

  郭金龙强调,“7·21”特大自然灾害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涝新盲区。我们要抓住重点,安排好年度计划,在加强应急管理中提高防涝应急处置能力:一要围绕“十二五”规划,认真规划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深入研究管网与管网、管网与河道的有机联通,构建综合泄洪排涝雨水利用工程体系。三要完善体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推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郭金龙最后指出,今年9号和10号台风可能带来新一轮较大降雨,要做好应对准备,确保不泡车、不伤人。

  王安顺就防汛提4要求

  王安顺对防汛减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老旧平房不垮塌,地下室少淹或不淹,路面少塌或不塌,不发生新的伤亡事故。特别要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开学不受影响。二是加快工程建设,加强工作管理。三是借势而为,加大力度。抓紧推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遇灾应急处置能力的各项工作,尽快完善排、蓄、疏通河道的整体方案,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解决。四是完善体制机制,真正形成合力。

  - 通报

  救灾表现纳入考核

  百姓满意度成考核评价主要指标

  新京报讯 (记者王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7·21”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中的表现,已被列为组织部门对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为百姓实际评价,即百姓的满意度。昨日,市委组织部在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了上述消息。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宇辉表示,为激励、推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敢于负责,市委组织部7月23日已印发文件,称抢险救灾中的表现将作为对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目前房山等主要受灾区,均有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在场,“一边参与,一边感受,一边考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将记录在案。

  刘宇辉表示,具体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三项:抢险救灾的实际成效,即各相关部门是否按期、按质完成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党员干部的实际表现,是否冲在前面,是否敢于担责等;百姓的实际评价。“老百姓是否满意,是最主要的考核指标”。

  - 数说

  8月1日8时至昨日6时,北京出现中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12毫米,最大点为大兴南各庄47毫米。城区平均降雨18毫米,最大点为丰台33毫米。密云水库流域平均降雨量为7毫米,官厅水库流域平均降雨不到1毫米。据统计,7月21日至8月1日,全市平均降雨281毫米。

[作者:曹昆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