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银监会官员首度表态:宽松信贷助推经济难持续

2012-07-19 08:47:58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日前,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在《金融时报》撰文称,随着我国有效信贷需求的下降,宽松信贷的政策效应正在边际递减,迫切需要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跟进。阎庆民分析认为,相当长一段时期来看,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将会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增长助推经济不可持续,二是单纯依靠信贷增长助推经济不可持续,三是单纯依靠释放流动性助推经济不可持续。

  这是银行监管部门首次对当前货币政策刺激效力递减的表态。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亦认为,决策部门还需要拿出更多的稳增长举措,这包括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等。

  信贷/GDP比例达123%

  上周五公布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为三年来最低;国内投资增幅显著回落,先行指标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并一举创下7个月以来新低。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央行明显加快了货币政策的松动节奏,从5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6月初决定三年来首次降息。

  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日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信贷/GDP已经高达123%,远远超过美国60%左右的水平,也明显高于欧盟100%的水平。种种迹象表明,通过释放流动性的方式助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昨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表示,从货币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流动性陷阱”,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持币观望,不愿意贷款或购买金融资产。“目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并不是货币供给下降,而是金融机构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不愿意借贷,而是把资金留在手边;投资者也不愿意投资,希望持有更多的流动性。”陆磊分析指出,正因如此,央行再多释放流动性也不能见效。

  下半年货币宽松空间有限

  在今年上半年如此大力度的信贷放宽后,下半年贷款再度投放增加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贷款投放4.86万亿元。但贷款投放增加受存款增长和资本充足率制约。

  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认为,若未来经济继续下行,政府可能轻度放松这两方面监管标准以应对贷款投放的限制,使得全年贷款增加略超8万亿。然而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和银行在风险提高后惜贷会制约贷款增长,因此,政府在财政和终端需求方面的刺激力度将是下半年贷款增量能否有超预期表现的关键。

  此外,目前国有大银行20%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从银行资金面和外汇占款增量角度,存款准备金率似乎仍有下调的必要和空间。罗毅分析表示,下调存准率对刺激银行信贷投放意义不大,更多是从提高货币乘数方面增加货币派生能力,预防货币增速下滑使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有限,银行贷款综合利率下行幅度也不大,货币政策效果仍取决于财政政策力度和未来终端需求恢复情况。”

[作者:张琦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