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名记者聚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华社发
记者 牛春颖 袁舒婕
“今天天气炎热,中午地面温度可能近40摄氏度,部分道路已戒严,为发射做准备。”这是《广州日报》记者王丹阳6月16日中午向报社发回的“神九”简短图片报道,这一消息通过大洋网、手机报等不同终端发送出去。此前一天,《广州日报》全媒体团队进驻戈壁,开始进行“神九”发射报道。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向苍穹,媒体“神九”报道“大战”掀起高潮。王丹阳只是媒体报道“大战”的一个缩影。
早在6月12日中午,参与报道此次发射任务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中国网等主要媒体记者携带“长枪短炮”,已经乘机抵达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与采访“神九”发射的记者阵容空前,约有260人,其中包括首次接待部分境外媒体。
传统媒体:
你有直播 我出号外
6月16日14时,距离“神九”发射还有4个多小时的时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已经进入直播时间,将镜头对准“神九”航天员出征仪式。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卫视、宁夏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广播电视媒体都切断原有节目信号,对“神九”发射进行直播。
然而对于纸媒而言,多少有些“吃亏”。因为18时37分,神舟九号的发射时间意味着日报、早报、晚报集体“赶不上”时效性。于是,各家报纸纷纷想出弥补之术。
6月16日晚8点左右,散发着墨香的《北京晚报神九发射成功特刊珍藏版》号外“飞”上北京街头,免费送到市民手中。《北京晚报》这份在“神九”发射仅一个多小时后就制作出来的号外,在各个散发点受到了市民的热捧。
借助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独特地理优势,甘肃的媒体对“神九”报道的满腔热情溢于纸端。《兰州晚报》以电子版方式推出了号外——《奔向天宫》,共8个电子版的号外,涵盖了“神九”成功发射的各方面内容;《兰州晨报》也加入了“晚”报的阵营,“神九”成功发射后,立即组织采编精锐力量紧急排版,4开整版、彩色印刷的大开版《神女飞天》号外,在当晚8点前印刷完毕;《西部商报》于6月17日凌晨5时,印制完成10万份神舟九号发射特刊《天神之约》。在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后,报社全体人员继续奋战,又于当日推出珍藏版《进驻天宫》特别报道。
网络媒体:
轮流“值班” 精确到秒
“太阳帆板已经打开!”“点火了!30秒准备!10秒准备!……”这是上海《新闻晚报》通过微博对“神九”的即时报道,时间精确到秒。此次多家媒体通过微博对“神九”进行报道,以弥补纸质媒体不能随时更新的不足。仅在腾讯微博,就汇集了《中国青年报》、《中国航天报》、《大河报》、《北京晨报》、《天府早报》等媒体。
在微博的另一大阵营——新浪微博,即时报道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新浪微博共邀请了26家媒体参与微博联合报道,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法制晚报》、《潇湘晨报》、《钱江晚报》等颇有影响力的媒体。
按照各媒体联合报道的约定,每天将有两家媒体“值班”,分别作为当天上下午的媒体播报员,通过官方微博对当日神舟九号运行情况进行集中报道。
“6月28日9点~14点,请跟随《钱江晚报》官方微博一起关注‘神九’飞船返回实况”,6月17日,《钱江晚报》已经公布了它的值班时刻表,以吸引读者关注。
海外媒体:
关注“神九” 热评“神女”
与此同时,海外媒体也在密切关注着此次“神九”发射。几天来,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纷纷追逐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之旅,“历史性”、“女航天员”等成为提及率非常高的字眼。
“这是历史性的发射,如果一切顺利,神舟九号将与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对接,使其成为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完成载人太空对接的国家。”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一样,许多外媒的报道都着重提到了此次“神九”发射的标志性意义。法国新闻台报道,此次太空交会对接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标志着中国向征服太空又迈出了新的关键一步。
在聚焦“神九”发射的划时代意义的同时,外媒普遍在其报道中注重“小切口”,在人文色彩上下足了工夫。
“中国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也将征服一片天。”英国《泰晤士报》以其特有的幽默语言将笔墨放在了对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报道上。意大利安莎社在“神九”发射5分钟后就在网站上进行了报道,配发的也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照片。英国路透社更是赞叹,“(中国)第一名女性航天员升空更是令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