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网友祝福北京人艺60华诞:生日快乐,我们的剧院

2012-06-13 14:26:0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昨天,在人民大会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欢聚一堂,共庆建院60周年。记者 李继辉摄

  “生日快乐,我们的剧院!”昨天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纷纷自发庆祝,为心目中喜爱的剧院深情祝福!在这些网友中,既有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但更多的是普通观众,他们不约而同地写下一条条感人肺腑的寄语。

  “今天是2012年6月12日,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六十大寿,人艺人相聚人民大会堂喜庆甲子盛典,快乐缘于内心里的真爱!我们爱人艺!爱舞台!爱这美好的心中的艺术!”演员孙茜如此祝福。话剧导演王骁恪更是激动地说:“在最远的地方我最虔诚!北京人艺,用60年不停歇的职业精神,让中国戏剧有了自己的标准!首都剧场的舞台是神圣的!让人盼望踏上却又望而却步!我爱舞台,我爱戏剧,我爱我所爱的一切!也许,我和北京人艺的距离不能用脚步来丈量,但是,北京人艺是我永远的目标!”

  “回想我第一次看话剧就是在首都剧场看的《雷雨》,当时我还上高中。那次看了演出,我便被吸引并放下书本开始考中戏。十几年了,看人艺戏无数,夸过也损过。”导演杨申也动情地说,人艺的传统无可取代。戏剧制作人李阳也深情回忆:“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人艺看了话剧《茶馆》,就被它深深吸引了。那时觉得它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十年间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从业者,无数次走进人艺。”

  很多普通观众也像杨申、李阳一样回忆“我和人艺的第一次”。“第一次去人艺是和宿舍哥们儿看林兆华导演的《赵氏孤儿》,2003年11月11日1楼2排3号和5号,在学校食堂前买的学生公益场40元一张的票。至今还记得铺满舞台的石砖、从天而降的桃树……从此成为演员何冰的铁杆粉丝!剧场中最爱首都剧场,剧团中最爱北京人艺,没有之一!”一位观众如此动情地表示。还有观众感叹:“被北京人艺感动着,看了它20年的戏,被老艺术家们感动着!是《茶馆》、是《雷雨》、是《鸟人》,让我懂得什么是舞台、什么是腕儿!”

  作为人艺超级发烧友,作家徐坤自言二十多年来,一直是人艺的忠实拥趸。她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人艺的满腔深情:“看吧!灯光熄了。钟声敲响。大幕开启。世界这时在身边远遁,唯一有眼前的一片还光明着。那是演员,一个说话者,他以他的声音,以语言之力,照亮了我们沉睡之思,同时又将一部古老的人间悲喜剧活生生展现。”

  还有观众直言:“对于一个外行的观众而言,什么表演学派,什么艺术风格,都是浮云。北京人艺之所以能够一直走到今天,简单地说,就是它演的是戏!”很多观众还深情祝福北京人艺的未来:“北京人艺不仅是一个名字,它更是一种澎湃的情怀、一份深重的传承。人艺之魂在于‘戏大于天’,希望人艺永远保持民族传统、民族风格!”李阳更是希望:“不管再经过多少个甲子,北京人艺永远是戏剧人心中的灯塔!”

  

  地安门东大街:

  人艺六十年,经典六十年,回味六十年,感动六十年,辉煌六十年,传承六十年。六十年走过风风雨雨,六十年经历新老交替,六十年艺术丰碑伫立,六十年艺术气息浓郁。祝贺人艺六十周年,经典大戏生生不息!

  游水的小鸭:

  人艺最让我着迷的是她的气质,不紧不慢,含蓄地绽放自己的光芒。每次路过首都剧场的时候,都喜欢往里面多看几眼,她不浮躁,不张扬,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情。我深知,戏剧艺术的魅力和一个舞台承载着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思想光芒。

  小葵:

  爱人艺,更爱人艺人!

  简单生活幸福点滴:

  真好,一批批的,戏精,戏神,戏圣……

  郭橙橙:

  在看人艺的《茶馆》,太棒了,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可爱小菊:

  刘洱:

  人艺人艺,人民的艺术。

  BTV杜尔:

  人艺给与我的并不是话剧,而是一种情怀。人艺,生日快乐!

  秋海棠:

  祝北京人艺六十岁生日快乐,一出《茶馆》让我成为您的忠实粉丝。向人民艺术家们致敬!

  偶才是树上的男爵:

  人艺今晚真热闹。六十年了,不容易啊!希望今后保持“人民的艺术”之传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业余老师:

  一幕幕经典剧目,一个个鲜活人物,一位位艺术大家,六十载风霜雨雪,一甲子长盛不衰。生日快乐!

  长天逸:

  祝北京人艺生日快乐!愿人艺青春永驻!

  听不见的猫:

  向我最爱的剧院致敬,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向人艺致敬!

  恰许同学年少:

  赏人民艺术,品人艺修养。人艺60岁华诞,生日快乐!

  一轮红日:

  人艺,我最想去扫地的剧院。

  贝草花旗:

  北京人艺六十岁生日快乐!文艺为百姓,才能散发真正的、永久的魅力!

  记者 周南焱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