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编号制服……”这是上海警方在官方微博发出的一则“淘宝体”通缉令。记者了解发现,类似的通缉令在各地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上多次出现。如福州警方发布的通缉令:“亲,现在起至12月31日止,您拨打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110,包全身体检、包吃住,还有许多聚划算优惠套餐……您对此满意吗?满意请给全五分评价噢!!”烟台警方发布的“各位在逃的兄弟姐妹,亲!立冬了,天冷了,回家吧,今年过年早,主动投案有政策,私信过来吧。”
一些网友认为,这种“淘宝体”的宣传把硬梆梆的通告内容变得轻松了,有利于减轻在逃人员的逆反心理,减轻其内心对公安机关的恐惧感,相信法律社会的人性化。
2012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行了《2011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通气会。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表示,像通缉令之类的政府公文不宜用“淘宝体”,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田立新解释说,对于这种做法,存在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人认为,“淘宝体”的格式消除了司法的严肃性,司法不应带有更多的娱乐性。
除了通缉令以外,记者发现,还有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多种公文使用“淘宝体”。2011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给新生发送了“淘宝体”录取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南理工录取了哦!不错的哦!211院校哦!……”田立新认为,虽然有人认为该短信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很亲切,但这种短信不够严肃,不能体现国家考试和公布录取结果的严肃性。
此前,连一向给人感觉严肃的外交部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也用“淘宝体”发布了一则“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聘公告。该公告用“亲”的称呼开头,用“不包邮”结束,中间还使用了“有木有”等带有“咆哮体”特征的词语以及网络表情符号。相关网络调查显示,不少人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外交无小事,外交部门使用“淘宝体”语言显得过于随意。
“淘宝体”走进公文,与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
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人的语言中冒出了594条新词语。同时,往年出现的许多新词语已经消失,2006年至2010年出现的2977条年度新词语中,仅有41%保存下来。
报告显示,这些新词语多为三个字,占新词语总量的51.68%;其次为四字词语,占21.04%;二字词语只占15.66%。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认为,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造词专家,新词语不断登场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专家分析,三字词语比例持续占优势,与近几年人们多用热门格式造词有关。2011年延续了2010年的“××门、××族、××哥、××体、微××”格式,其中“××体、微××”特别活跃,如咆哮体、淘宝体、宝黛体、撑腰体、高铁体及最近出现的舌尖体,以及微电影、微访谈、微小说、微生活、微招聘等。
语言专家、《汉语最近有点烦》一书作者一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民间语言的发展变化和创新最丰富最迅捷,在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的东西,甚至有负面作用,但在网络的语境下,官方如果进行完全否定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官方想否定也否定不了,更左右不了网民的喜好。
“网络人群感觉孤独,‘淘宝体’以‘亲’开口,虽然是以营销为目的,但给人感觉很亲和,这种民间的语态,单方面禁止是无效的。”一清认为,“语言环境决定语言传递方式,‘淘宝体’通缉令如果张贴在公安局门口就不合适。此外,在官方场合,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场合,要求语言必须精确,‘淘宝体’也不适合。因此,要区分是在网络上、私人会所、座谈会上发言还是在党代会上发言,在不同的场合,发言者的语态、节奏、风格应完全不同。”
一清表示,检验网络语言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烟台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的淘宝体通缉令受到网友热捧,迄今被转发283次,回复163次。微博发出两天,就有两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烟台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还对支持此次活动的媒体表示了感谢,对仍在逃亡路上的罪犯继续劝诫:“感谢新浪微博,感谢胶东在线……各位在逃人员家属,仍未归案的在逃人员,别再犹豫了,私信过来,或直接拨打110。”
对于网络语言进入政府公文,专家持有不同意见。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认为:“尽管文体有跨行业的随意性,但‘淘宝体’在各种公文中走红恰恰是语文缺少创意的表现。汉语应该很有表现力,即便在网络上也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和更好的表达。‘淘宝体’的滥用和泛化其实是一种语言枯竭和没有创意的表现。”
“语言是一种仪式,公文更要遵守此道,就比如一个人要参加葬礼,就不该穿着拖鞋去。流行语有其自身的语境和环境,淘宝体是在网络上盯着用户钱包的,如果在公文中被滥用就是缺少语言训练的表现,显得极为不严肃。”黄集伟说,最好的语言是最得体的语言,比如乔布斯成名后到当初他辍学的母校去演讲,就不能用“亲,我来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