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群众反映,山东济宁任城区的部分单位存在“在编不在岗”现象。其中,任城区农业局下属的种子公司在职37人,从2007年起,多数职工已不上班。而从2006年起,该公司未参加年检已被吊销。业务经理称公司属改制企业,每月财政局拨款,员工都在家干第二职业。(5月27日《新京报》)
企业年检都吊销了,却还享受财政全额拨款,着实令人惊讶。一些地方管这种现象叫“过渡”,意指把人员都“过渡”到退休,就算解决了问题。山西试点事业单位改革,撤了一千多个单位却没有裁掉一个人,公众因此质疑“换汤不换药”,但当地官方认为,需要等这一批人“过渡”完了,改革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如此“过渡”对于纳税人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些人光拿钱不干活,还要被财政养着,可以说是“养人财政”的产物。现代社会,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供养公职人员则属于公共服务成本。理论上说,社会需要多少公共服务,纳税人就提供给政府多少养人成本,而“养人财政”却颠倒过来,需要多少养人成本,就征收多少财税。
正因如此,国人普遍看好“吃财政饭”这个铁饭碗,挤破头考公务员,削尖了脑袋弄事业编制,很大程度上看好的是“养人财政”,一旦成为“公家人”,财政便包揽公职人员的一切。这么做也不是全不合理,但问题是,一旦公职人员干多干少、干与不干,“财政饭”都能照吃不误,必然失去约束,牺牲工作效率。
财政预算首先考虑开支、经费,而不是做了多少事,做了什么事。这种“养人财政”表面看是预算制度问题,其实体现出纳税人权利的不对称。“养人财政”不可能自行消失,所谓“这一批人过渡完了,改革效果就能显现”之说,笔者深表怀疑,因为这一批冗员“过渡”完了之后,又会产生新一批冗员。
按照最近出台的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像任城区种子公司这种“事业单位”是要推向市场的。按照任城区农业局的说法,机关迁入新址后,年轻人要去那里上班的,而机关明显是不缺这部分人,那么“去上班”是不是又要因人设岗?要笔者看来,要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必须先终结“养人财政”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切实改革现有的财税制度,事业单位改革才能改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