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救援中,救援队最缺的就是专业装备。
【探讨】
教训多多此次事故是一部活教材
据本报记者观察,此次事故从事发到救援,无论是当事者还是局外人,都有很多需要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比如,魏峰、孙会涛两人虽然进行了很多物资准备,但并未携带卫星电话这样的应急通讯装备,这给事故救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救援方面,虽然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装备相对低端,缺乏高科技的专业救援装备。
“目前,关于户外探险、救援,我国虽然有一些部门规章涉及,但就户外救援的规范特别是责任划分,基本还处在一个初始的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此事件,刘凤彬律师昨日接受采访时说,国外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对户外探险救援有比较明确的立法规范,这给处置事故善后、消除社会争议、划分各主体责任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我国,一旦出事,只有政府临时组织公安、消防等各部门人员成立救援指挥部,没有专业的救援机构。
据刘凤彬讲,在美国一些地方,一旦出现户外事故,政府肯定是会进行救援的,但对违法、违规进入的,在救援结束后,当事人需要承担一部分救援费用。对自主探险的公共救援,发达国家除了政府设有救援机构外,同时也有很多民间救援公司。另外,国外有很多业务能力过硬的探险代理商业机构,可以帮驴友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探险行为,包括提供各种充足的装备、办理商业保险等。这对探险成功乃至事后处置,都是很重要的保障。
“户外探险目前已经成为社会上越来越热门、不可阻止的潮流。随着户外事故的不断发生,完善相关法规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从立法上进行规范,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户外探险中潜在的风险,促进这项运动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刘凤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