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首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南京开展

2012-05-17 22:3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南京5月17日电(盛捷 钟升)17日,首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第一批推出的科普展览——“飞向天空的先驱——古昆虫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的昆虫化石都是从中国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地发掘出的昆虫化石的精品,时期横跨了从两亿多年前的二叠纪中期到距今2000万年左右的中新世。其中,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和河北等地距今1亿多年前的巨型跳蚤化石和迄今为止最晚被发现的螳修目化石是此次展览的亮点,前者将蚤目的化石记录至少提前了4000多万年,后者也是昆虫纲最小的一个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朱怀诚介绍说,昆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类动物,它是自然界种类最丰富的类群,从出现至今已有4亿年的历史。它们无处不在,占据了整个地球物种的四分之三。但是对于原始的昆虫,大众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的昆虫化石不仅在数量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化石保存品相上也是极品辈出。朱怀诚表示,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其中各种昆虫化石更是不胜枚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拥有大批保存精美的昆虫化石。此次展出的展品主要为距今1.65亿年前的道虎沟生物群昆虫化石和距今1.25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昆虫化石。

  走进展厅就相似一座巨大的时光机,带领观众们穿越到了遥望的往昔。各种奇特的史前昆虫的化石与复原模型充斥着整个展厅,老鹰般大小的蜻蜓、在恐龙脚下穿行的“小强”、身长两厘米的“巨型”跳蚤,以及来自1.5亿年前的沙螽“夫妇”……让观看的游人惊叹不已。

  据介绍,此次古昆虫特展由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等6个单位主办,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3个单位承办。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将通过展示大量的精品昆虫化石,带领参观者体验昆虫的演化历程,感受昆虫化石的独特魅力,让参观者了解到这一颗颗冷冰冰的化石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故事,对古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体会到地球变迁、物种进化的美妙之处。(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