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县建设局试水公务自行车——办公务 骑车去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在政府机构倡导“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月初,绍兴县建设局面向职工推出公务自行车服务,首批共10辆车,并建议3公里内的公务活动骑车前往,随借随还。一个月过去了,自行车骑得动吗?
省时高效率
4月10日上午9时,绍兴县建设局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五二要去周边检查房屋修补情况,他来到大楼一楼管理科工作室,在登记表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借车时间,从管理科人员处拿来钥匙后,在一旁的“公务自行车”停放处取了车离开。
和老张同一时间取车的,还有园林科和城投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一个月前,县建设局购置了10台捷安特自行车,男式7辆,女式3辆,并为每辆车都配备了车锁、车篮、车牌,总花费约6500元,意在减少公务机动车的使用。
在建设局大楼,最近像老张他们这样踩着自行车去办公务的工作人员日渐增多。记者在公务自行车借用登记表上看到,从3月18日至4月10日,公务自行车被借用过48次,借用人从局领导到大楼内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借用时间多为1至2个小时,且均在当日归还。
一个小时后,老张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他把车停放到原处,并交回钥匙,在登记表上写上归还时间。
“短途办事,骑自行车省时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老张常常需要去工地、小区看情况,单位购置公务自行车后,他每天都会到这里来借自行车。
拿当天的路线来说,他以前出门办事一般都是派公车,如果遇到车辆不够,还要和其他科室“拼车”,来回一趟就得花大半天时间,而今天他骑车单程只花了10分钟。
县建设局党工委副书记蒋月英告诉记者,局系统共有400多名在职工作人员,28辆配车时不时地“捉襟见肘”,推行公务自行车后,3公里内的出车量大幅下降。
小车大用途
建设局位于主干道群贤路上,2003年搬迁至此时,周围没有其他配套设施,处于“孤岛”状态,出行只能用车。近几年,随着其他行政部门以及住宅、商务楼的迁入,周围的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点日益增多,交通随之拥堵。
“怎样提高出行效率一直困扰着我们,买自行车是现实需要。”蒋月英说,工作人员基本每天都要去小区、工地查看情况,对于临近的地方,骑自行车不仅灵活、免受堵车之苦,也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半个月前,该局分管领导和市政园林部门干部一行四人,骑着公务自行车,沿着笛扬路、港越路等四条城区要道绕行一圈,还考察了几个老小区,主要查看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的破损情况,为修补道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那次骑行后,金柯桥大道等不少破损路面就马上开始修补,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考察。
而在建设局附近3公里范围内,集中着工作人员经常要去的县行政服务中心、国税局、财政局等行政部门,这也让公务自行车的推广更加容易。
可以这样算一笔账:以一次公务出行来回6公里,每辆车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一次出车就是4.8元,如果一天5次公差,每个月将近700元,一年就是8400元。如果使用公务自行车,这笔钱就可以省下来。
为了鼓励工作人员使用公务自行车,建设局还在3月1日下发了《关于在局系统推行公务自行车的通知》,倡导所有工作人员出门办事时,3公里以内的范围都骑车,并规定 “先手续、后用车、及时归还、注意爱护”。
贴张“永久牌”
在当地论坛上,公务自行车受到了网友的好评,认为节约、环保、亲民,但也有人担心,公务自行车能骑多远?
绍兴县曾在行政服务中心推出过公务自行车,并购置了二三十辆自行车,凡在新行政中心里的工作人员外出办事,都可以借车骑行。但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些车目前都已锈迹斑斑,将进行报废处理。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武汉等地也已陆续开始推行公务自行车。2011年4月,济南市平阴县政府推出首批300辆公务自行车,分配到全县32个机关单位,半年后,同样出现了公务自行车“落满灰尘”的现实。
各地推行公务自行车的效果很不一致,以至于公众对公务自行车产生了不“永久”的质疑。
记者随机采访了建设局大楼内的工作人员,大家都对公务自行车持肯定的态度,也表示自己会主动骑自行车去办公务,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公务自行车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效果怎么样还很难说,所以首批只投放了10辆。如果运行效率高,下一步会考虑继续扩大数量。”蒋月英认为,公务自行车是否管用由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而定,在推行中要不断完善管理方法。
同时,建设局还通过“网上晒油耗”、不定期抽查、加装GPS等方式严格管理公务机动车,一方面降低公车消耗,一方面间接引导工作人员多使用自行车。(记者 裘一佼 通讯员 陶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