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林州市党街村疑因饮用淇河水3年内20余人死于癌症/图

2012-04-10 11:36:29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打井的50万要等到何时?

  韩建英等人的研究结果明确指出,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改水使得有效污染比例下降。改水的方式则主要通过打深机井、改饮地下水实现,全市有效污染比例下降为35.33%,食管癌死亡率随之由历史高峰1970年的180.89/10万人下降到2001—2003年的82.80/10万人。专家建议当地治理饮用和灌溉水源污染,加强饮用水管理和监测。

  党街村党支部书记王保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林州市卫生局前几年曾到党街村检测过水质,当时的结论是“水污染还不是很厉害,水尚能饮用”。此后再未检测。

  “从2007年开始,每个月向上面报一次。这两年在乡里40多个村中,俺村癌症发病率是最高的。”党街村医生程松芹坦言。不过,到目前为止,党街村的“癌变”情况并未引起上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邻村子都有了自己的深水井。党街村也为“抗癌”努力过虽然研究表明癌症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家的改水实验结果让他们相信水污染是癌症高发的根缘。为了破解“吃水难”,1984年、1997年,党街村村委会曾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两度筹资十余万元,先后打井两眼,遗憾的是打了300余米还滴水未见。此后,因该村入不敷出,便再未继续。来自临淇镇政府的“最新消息”是,“正在向市里争取资金,协调水利部门解决吃水问题”。

  “大家都很穷,村里也没啥收入来源,只能靠政府支持了。”党街村党支部书记王保家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去年俺村向市水利局申请了一回,没批。今年俺又申请了,还不知道会是啥结果。”

  记者调查得知,加上物价等因素,党街村今天打一口深水井需要人民币50万元。50万元,或许就能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却不知要等到何时。(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