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量下调库存消费比升高
美国农业部(USDA)再次大幅下调南美产量,分别将2011/12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350万和150万吨,共计下调500万吨,下调幅度超过上一期。产量的连续下调主要是因为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地区天气情况对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大豆作物不利,巴西南部的燥热环境使得产量损失严重,而阿根廷北部地区2月依旧干旱,亦使得阿根廷产量预期欠佳。
南美产量的缩减挤压了其国内压榨需求和期末库存,而其出口市场依旧保持强劲。虽然南美两国产量较上一年度减少950万吨,但出口却增加664万吨,其中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增加695万吨,对美豆出口市场依旧存在挤压效应。
虽然近期美豆出口情况和其国内压榨需求好转,但随着近期豆类价格的快速反弹,主要进口国进口量预期减少130万吨,其中中国和欧盟各缩减50万吨,而且美国国内压榨需求的好转主要得益于豆粕需求的增加,豆油需求依旧疲弱,期末库存预计增加1亿磅。美豆的期末库存未能如市场预期出现下调,仍维持在2.75亿蒲式耳,反而是巴西大豆期末库存降至历史低位。由于南美大豆的大幅减产,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滑至22.5%。
12月份南美大豆主产区持续干旱,而后美国农业部接连下调巴西和阿根廷产量预期,豆类市场在南美减产的利多提振下快速止跌回升,美豆累计涨幅已达到23.5%。本年度南美的减产幅度预计在950万吨左右,产量较上一年度下降7.6%,而2008/09年度南美的减产幅度曾达到1740万吨,产量下降超过16%,但豆类价格走势却是自12月上旬冲高回落,涨幅不及本年度。此外,3、4月份南美大豆陆续上市补充市场供给,供应紧张的效应短时间内难以显现。
大豆和玉米两个品种因种植区域大多重合,两者之间通过种植面积的平衡调节,比价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去年11月份新作大豆与玉米的比价跌至79,远低于历史均值2.41。而美国农业部的展望论坛报告以及民间调查机构的实地调研结果均显示,新年度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大幅增加210万英亩左右,而大豆的播种面积将于去年持平至略增,大豆玉米比价也因此有向上修正的需要,近期大豆玉米比价快速走高,截至23日已升至2.37,接近历史均值。
棕榈油增产周期将结束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会议上,多位著名分析师均对棕榈油后市表现乐观。业界权威分析师DORABMISTRY称马来油棕树的增产周期即将结束,新的增产周期最早将于11月开启,今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总产量预计与11年基本持平在1860万~1900万吨,低于马来政府1930万吨的官方估测值。在世界大豆供给趋于紧张的大背景之下,棕榈油的出口需求或保持强劲,库存水平也将自高位回落。此外,其对印尼的产量预期较为乐观,预计2012年印尼棕榈油产量将增加140万吨,达到2650万吨。DORABMISTRY的发言对于价格的判断更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其预计6月底毛棕榈油价格将升至4000令吉,增强多头信心,会议之后棕榈油市场在浓重的看多氛围中大幅走高,亦提振国内油脂市场。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规律,通常11月至次年的2月是棕榈油季节性减产周期,3月至10月是季节性增产周期。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正处在由减转增的拐点上。
去年拉尼娜天气带来的冬季降雨偏多,积累的水分使得马来西亚棕榈油3月大幅增产,今年冬季拉尼亚天气再次光临,降雨量同样高于正常年份,3月增产压力或重新显现,马来西亚棕榈油局给出的预期为120万吨,比2月预预期增加14%,这与3月产量季节性指数基本相当。4月棕榈油仍处在季节性增产通道内,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对于4月的增产幅度预计在17%,在棕榈油增产的背景下,若出口不能同步增加,库存将继续攀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需求或提振棕榈油出口,出口增速基本与产量保持同步,为棕榈油市场提供支撑。
国内大豆进口量下降
根据中国海关以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大豆进口量预计在1254万吨,较去年第四季度减少239万吨。国内油厂压榨利润回暖,而进口大豆到港量减少,因此年后港口大豆库存量持续走低。目前库存量不足500万吨,已较去年高点下降200万吨左右,国内大豆供给宽松状况大为改观。
目前南美大豆已陆续上市,市场对于南美减产的炒作无论从时间窗口还是累计涨幅中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反映。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也已经得到大幅修正。美豆的出口销售集中时段接近尾声,后市尚有一定销售压力。
在3月底新年度种植意向报告出台前,在美豆出口销售情况改善以及世界大豆供给趋向紧张的共同提振下,豆类市场或有望延续涨势,但进入4月后短期供给压力或将逐渐显现。外盘大豆的阶段性高点预计在1400美分左右,按照当前的升贴水,以及保守假设压榨利润为-100元/吨的前提下,豆油的价格预计在9930元/吨。棕榈油的季节性增产周期即将开始,增产将部分抵消出口增加的利多效应,亦限制棕榈油的上涨空间。
(作者:苗瑾
作者系新湖期货分析师)